5月23号参加本地的中医专题研讨会,差不多来了有五十人,作为内部会议,这已是几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除了我们的小圈子以莲老带队一行六人,其余都是各县市颇有口碑的中医师,能参加其实是很不错的学习机会。会场秩序井然,其中有几位相当惹眼的人物,年龄看上去和莲老相仿,素净的中式着装,满头的银发,镜框之下却是一双历尽沧桑而睿智深邃的目光,都说好中医可以“尽见五脏症结”,想必是说这几位吧。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这次中医研讨会,本次主题「中医价值及临床经验分享」还请各位义工……”说话的是年轻的主持人。
我们一行人中的最年轻的小王说到:近些年中医药店真是越来越少,我们中医是要被时代抛弃喽,你说我们在场的这几十位就能覆盖好几个市区的国土面积啦!!
我说:“小王你就别嘚不嘚了”。中医虽然现在日渐式微,但是你可知道经方里面现拉一个方子出来,效果依然很不错。中医现在的处境是一种多方势力角逐的结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此时主持人说话:“各位来宾请坐好,我们有请中医世家三代传人孙先生就中医当代价值发言。”
这位孙先生正是那位满头银发一身中式素装的老者,老者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学渊源,感觉并非贪好虚名之人。他在研讨中说到:人类早年文明化以前或者文明初之时,人类基本没有疾病或者疾病极少,现在的疾病已经有上万种之多!究竟为何?
他又说:在场的中医师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都知道人体是一个衰变进化产物,因此生理波动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波动失衡是常态,平衡是非常态。因此轻微的生理波动,或者在症状上、感觉上产生轻微的不适,是人类这个生命载体的一般正常状态。那么古人只在这个状态上所谓的生病,于是人类早年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也就寻求相应的医疗处理和草药处理,这叫神农尝百草。也就是农业发展过程,也就同时是医药的发展过程,所以中国自古“药膳不分”,吃饭和吃药是一回事。这里所说的药是什么?自然界的东西,绝不是化学提炼,因此当时人类和自然生态相匹配相协调的。
他又说人类的有机体是亿万年根据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平衡系统,面对自然界它是适应的。面对自然生态它的潜在进化病是不被调动的。但它面对文明生态非自然态,文明病就会大规模调动,原因是全面失适应。
我们人类的基本生存是面对自然生态,而不是面对文明生态。那么这个时候人体的基本状态发病的情况非常少,病情也非常弱。中医在这个自然生态下,又以自然生态的方式对抗这个轻微的生理波动和不适。这就是中医早年对人体产生有效维护效应的道理所在,这也就是中医的全部价值所在。
因为早年你所维护的是什么?你不是治病,你只不过是调整生理秩序,用今天的语言只不过是调整免疫平衡。那请大家搞清楚这一点。所以你读《黄帝内经》,它会说一句话,“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我治你还没有得的病,叫“不治已病治未病”,还未发生的病。这就是中国医学的先见性和高明性之所在。
听到此处一直喝茶的莲老不由的点了点头。周围也响起了掌声,不是有人发出赞叹,精彩,讲的非常精彩!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