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感慨,央视大楼脚下繁华的CBD,再也找不到如甘家口牛肉面店里那般滚沸的炖牛肉了。
不过,对这俩“面痴”来说,徐州实在太友好了。
但徐州的中心商业区,从富国街、福顺路到夹河街,一圈大大小小十几家面馆,够他们一个月不重样了。
不过有一家,是最为特别!这家店,专治他们的心合“面不合”。
吃面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也不简单。炒刀削和豚骨拉面的爱情,是飞鱼和鸟的禁忌之爱。气质迥异、跨越种族的碰撞,风云变幻,后果很难想象。
心合“面不合”这件事,必须得掂量着。然而,这家牛肉面同时虏获了两人的小心心。尤其是那烀的烂烂的牛肉。三天不吃都会想念。
最难得的是,
这家匠心牛肉面。
每次来都有新的惊喜,
每次来都有新提升。
这个春天,
他们爱死了这种吃法——
一人一斤牛肉,
这种大口吃肉的感觉
真是太过瘾了!
进店点单,
师傅从高压锅里捞出整块的大牛腩,
切肉、上称、码盘,一气呵成。
烧牛肉用的牛腩绝不是一层层的薄片,也不是肉丁,而是厚实的大肉块。经过长时间的炖煮,牛肉用筷子轻轻一扯就断开了。
超级喜欢筋头巴脑的部位。
大块吃起来很过瘾。不一会,那带着牛油原汤的烂牛肉就上桌了。
你说,浸润了老卤和脂肪的香气,这得多香!
要一份老板自制的辣椒油。
最有特色,鲜辣椒用菜籽油鲜炸,香极了,爆发力MAX。据说经过近十次改版,必须赞一下。
香辣味浓,后劲十足,和牛肉搭配,很能一层层搭出厚实的味道。
这牛肉,无论是用来做面的浇头,还是用来拌米饭,都是无法抵挡的美味炸弹。用这个牛肉和卤汁拌饭,香气丰富且汹涌,适合饿极时拌匀,一顿猛吃。今天就彻底做一名干饭人。
这南来北往的面,看起来气象万千,但无外乎面、浇头和汤这三个核心元素。相对来说,北方在意浇头,西部对面的“劲道”要求苛刻,而南方的汤头则更讲究一些。
面条天然与各类美味相配。惟有牛肉与面条的相遇,天然带着一股江湖的草莽之气,凝聚了市井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
有人考据,无论是牛肉还是面条,都是西食东渐的结果,四千多年前,中亚带来牛羊肉饮食习惯,也带来的面食的新吃法。
在富有美食创造力的中国人改进下,诞生了牛肉面这样的天作之合。
烂乎乎的酱牛肉与劲道爽滑的面条,一齐下肚,吃着吃着都会有些感动,一碗面竟可以如此朴实又惊艳,是街头之光没有错了。
这时候一把蒜来的犹如神来之笔。
前几年有位当红喜剧演员,把大蒜与咖啡相对,分别代表俗与雅。但今天我却见识到了,拿着咖啡的小哥哥小姐姐,一人一个愉快嚼起了大蒜。
那丰硕、健康、壮实的大蒜风味。早就冲破了雅俗的藩篱。
大蒜有着沛然难御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一桌四人吃牛肉面,当打开蒜瓣的那一瞬,仿佛立下投名状。
“
来来来,都来一瓣,吃完谁也别嫌弃谁。
吃面就蒜,那是天造地设。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于是,一口肉、一口蒜,一口面,一口汤。老汤浓郁沉香;牛肉醇香浓厚。
在这四重奏的循环反复下,吃到浑身冒汗,通体舒泰。
关于这碗面的血统,我向老板求证。原来老板本人也是个面痴,走南闯北到哪都爱这碗面。如今自己做面,自然是杂取种种,合为一个。
很难说是具体那个派系,既有台湾牛肉面的影子,又有北京小碗牛肉的风韵,又吸取了秦风的质感。
吃面的行家,吃面先喝汤,汤一入口,那份醇香就充满了整个口腔。
将烂乎乎的炖牛肉一股脑的浇进面条里。再淋上辣椒油,搅拌一下,就开始造吧!
挑一块子面条,肉香、辣椒香、面的麦香,顺着热气一股脑溜进肚子里。面条非常有嚼劲,吃完浓郁的牛肉香味还在嘴里。
不是每碗面,
都会有这种缘分。
夜已经深了,
祝每一位喜欢吃面的人,
今天吃到让你幸福到流泪的那碗面。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