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县级酒厂,酒水曾被当料酒用,后来却做到出口第一,太传奇
老话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放在以前是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变了,所以大家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如今随着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这句话更像是人文特色的一种表现。
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广东,因为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加上多雨,所以这里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而水稻的产物除了餐桌上的大米,还有衍生产物米酒。
广东人对米酒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种香型白酒
,一方面是酿造米酒的原材料丰富,再一方面是米酒度数偏低,不足醉人却可以达到把酒言欢的目的。
当然,米酒在当地除了饮用的价值外,还有做饭的价值。因为当地人发现,米酒不仅可以为饭菜增香添色,还可以很好去除掉水产品中的腥味,久而久之在当地也有了这么一句话:
“想要做好粤菜,那就一定要学会利用米酒”
。
而在广东的众多米酒中,一款来自县级酒厂的九江双蒸酒最被大家熟知。不仅是因为它的口感地道,还因为它的发展充满
“意外”
,后来更是把一款米酒做到出口第一。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款酒时怎么一步步从料酒做到出口名酒的。
▶期初大家对它的定义就是料酒
九江双蒸酒产自佛山南海县,在起初这款酒因为度数偏低,酒香味不够浓烈,所以名气并不大,只不过是当地的一款地方酒。
也正因为酒水特色不够明显,
当地很多人都把他当成做菜的料酒使用
。久而久之,九江双蒸酒也就被冠上了“料酒”的帽子。
不过好在这款酒在当地的认知度还不错,慢慢地大家也就习惯了这款“低度料酒”。
▶一个意外,让它有了新的身份
虽然九江双蒸酒在当地还算比较出名,但是对于酒厂来说肯定不只满足于眼前,奈何酒厂酿酒技术有限,所以也是一直在寻求突破。
原以为酒厂就此止步不前的时候,一次工人搬运酒水不小心把酒撒到了刚蒸好的酵饭中,老板为了降低损失,
把被酒水浸泡的酵饭进行了二次蒸馏取酒
。后来发现这样蒸馏出来的米酒不仅提高了度数,酒体还变得异常香甜。
而也正因为这个“失误”,
九江双蒸酒的酿造工艺得到了改良,从原先传统的“单蒸”变成了后来的“双蒸”
。因为属于完全创新,九江双蒸酒的名气也借此大噪。
▶规模生产,走出国门
随着酒水的销量越来越好,酿造这款酒的酒坊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更是与十二家酒坊联合成立九江酒厂,开始实施规范化运营。
加上广东临海物流运输发达,上个世纪80年代九江双蒸的出口量酒达到了
三千万吨
,称为名副其实的
“第一出口酒”
。
现在回头看看九江双蒸的发展历程,
有人说是“走运”,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注重传统
,尽管是意外成就了自己,但从始至终没有放弃,积极做出改变的态度肯定是好的。
而像九江双蒸酒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注重品质的酒水也有不少,就比如下面这2款酒,酒厂在做酒时不骄不躁,
用自己的品质来征服酒友的味蕾,用实在的价格来深得酒友喜爱
,你也可以看看都喝过没。
第一款:风云酱父 封藏
“宁可五年不卖酒,留个瓦罐装千秋”
,靠品质出圈,靠亲民的价格俘获酒友。
); }
风云酱父
¥299
购买
这款酒的酿造人叫李长寿,从小跟随父亲
李兴发(老茅台厂长)
学习酿酒。
其实在上个世纪中期,茅台酒酒厂也多次出现生产困境。后来多亏厂长李兴发通过品评记录,找出了改良改良茅台酒酿造工艺的三大典型体,
这不仅提升了茅台酒的品质和产量,还使酱香酒有了新定义
。
后来李长寿在酿造这款酒时,酿造原料与茅台酒完全一样。甄选品质红缨子高粱,经过多次发酵、蒸煮,为期1年酿制而成,后来还要求新酒必须
窖藏满5年
,通过加入
12年老酒“以酒调酒”
,使其酒体更加醇香。
因此这款酒开瓶酱香浓郁,
入口时不辣口,下咽不呛吼,粮香、花果香和窖香味也交替而出,
喝起来十分舒服。
第二款:桂林三花酒
因为包装简陋,这款酒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是酒精酒,但其实它可是货真价实的纯粮佳酿。
作为米香型白酒中的经典,这款酒最大的特点就是米香浓郁,酒体晶莹剔透,
入口不但不刺激,还带有丝丝甜味
。
因为自身度数不高,因此这款酒除了日常可以当口粮酒喝外,
很多广西当地的朋友还会在做菜的时候加上一些
,让饭香味加上一丝酒香味。
你喜欢喝米酒吗?你还知道广东哪些特色酒水呢?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