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折网 - 网友优惠券分享网站,有688999个用户

京东优惠券 小米有品优惠券

当前位置 : 首页>美食分享>朴素无华却风靡清宫,令乾隆皇帝茶前饭后都念念不忘的竟然是它!

朴素无华却风靡清宫,令乾隆皇帝茶前饭后都念念不忘的竟然是它!

类别:美食分享 发布时间:2023-05-10 12:49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这是清朝诗人对北京街头叫卖酸梅汤场景的描述。

我们现在喝的传统酸梅汤配方源于清宫御茶坊。清朝时,酸梅汤风行于宫闱,尤其受乾隆皇帝喜爱。

清宫御茶坊的酸梅汤

酸梅汤如此风靡清宫是有原因的。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民族好渔猎,喜吃肉食,进而发明了酸汤子这种满族食品。酸汤子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吃完了高热油腻的肉类,再喝点酸汤子,还真对味。

后来,酸汤子被带到了北京城。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常年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在身体、生活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酸汤子是由玉米面发酵而成,其糖分高,常食含热量较高的鹿肉、熊掌之后再喝玉米面做的酸汤子,容易使体内外的湿热相搏,增肥长胖。因此乾隆帝下令要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

御茶坊绞尽脑汁,终于调制出了能替代酸汤子的饮品——酸梅汤。原料包括去油解腻、生津止渴的乌梅,清热解毒、滋养肌肤的甘草,消食健胃、化浊降脂的山楂,化痰散瘀的桂花和益气润肺的冰糖。

酸梅汤的主料:乌梅

《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酸梅汤的主料——乌梅:“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消痰,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

性味:味酸涩,性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利、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入药乌梅的制作方法:将青梅分开炕焙,温度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焙至约6成干时,要经常上下翻动,使其均匀干燥,翻动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翻破青梅表皮。一般炕焙2~3昼夜左右,直至梅子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止,焙后再焖2~3天,待梅子表面变成黑色,即为入药的乌梅。

消暑除烦:乌梅绿豆饮

材料:乌梅9枚、绿豆30g

功效:本补汤具有消暑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暑夏季节口干舌红、小便发黄、心情烦躁的人群食用。

梅雨季:生姜酸梅汤

乌梅90g、炒山楂60g、生甘草30g、桂花6g、陈皮10g、生姜30g

1、把乌梅、山楂、生甘草、陈皮、生姜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

2、在锅中加入3000ml的清水,再把泡好的乌梅、山楂、生甘草、陈皮、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

3、用大火烧开,烧开之后,再改用小火煮25分钟后放入桂花、适量白糖,然后再盖上锅盖,煮5分钟左右。

4、冷却后倒出。还可以再次加上2000~3000ml水,再次煎煮30分钟即可。

5、酸梅汤可放冰箱冷藏。每次适量饮用。

功效:温化寒湿,行气理气,生津止渴。尤其适合儿童。

END.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