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太坊Layer2网络的排序器收益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核心在于Layer2项目在收益分配上的做法是否符合去中心化的理念。知名人士Andre Cronje(AC)直言不讳地批评某些Layer2项目如同“寄生虫”,将巨额排序器收益用于自身获利,而非回馈以太坊生态,加剧了以太坊的通胀压力。此言一出,迅速将Base等Layer2项目推至风口浪尖。
AC在社交平台上指出,Layer2项目通过运营中心化排序器获得巨额利润,却只向以太坊支付少量费用用于安全和去中心化建设,大部分收益则被抛售。他质疑这种模式是否合理,以及以太坊社区为何对此默许。
(深入分析)
Layer2排序器收益的争议由来已久。排序器是Layer2网络的核心,负责收集、打包和提交交易数据,为用户提供快速交易确认。然而,目前大多数Layer2网络的排序器都由开发团队控制,这与Layer2追求去中心化的目标相悖。
排序器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交易手续费差价、最大可提取价值(MEV)捕获和资金沉淀利息。以Arbitrum为例,其单日Layer2层面收取费用高达百万美元级别,而支付给Layer1的结算成本却微不足道,巨大的利润差令人关注。
(Base排序器收入地址)
Base作为以太坊生态中最活跃的Layer2网络之一,成为这场争议的焦点。社区质疑Base上线以来将所有排序器收益转移至Coinbase,并可能已将其中一部分以太币抛售。链上数据显示,Base过去一年通过排序器赚取了超过一亿美元的收益,利润率极高。这些收益通过Base→以太坊→Coinbase的路径转移至交易所,然而Coinbase的财报显示其以太币持有量增长有限,这引发了关于巨额收益去向的质疑。
AC再次转发相关内容,并批评以太坊社区对Layer2项目的纵容。Vitalik虽然尚未公开回应,但他之前的文章暗示他对Layer2的现状有所不满,并鼓励Layer2项目贡献部分收益支持以太坊生态。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Layer2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收益分配机制。它不仅关乎Layer2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以太坊生态的整体健康和未来。 这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关注其背后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影响。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