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币安交易所决定上架TST迷因币,这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些投资者对币安的上币标准提出了质疑。对此,币安的创始人赵长鹏(CZ)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了一份声明,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
CZ在声明中澄清,TST并不是他个人推荐的项目。最初,TST只是用于币安的教学视频,并不具备实际的投资价值。然而,他的澄清反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TST的热度因此飙升。他风趣地表示:“每次我试图澄清,只会让它变得更火,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他还特别指出,TST的官方网站和X账号并非由币安官方团队创建或控制的。
面对质疑币安是否偏离了“基本原则”,CZ强调自己始终关注项目的核心价值,不会因为市场的炒作而改变自己的评估标准。他透露自己主要持有比特币(BTC)和币安币(BNB),并没有投资其他迷因币、NFT、艺术品或大多数山寨币。但他也明确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迷因币的存在。
关于TST为何能上架币安,CZ解释说,他并不直接参与币安的上币决策,但他承认交易所在竞争压力下,需要迅速响应市场上热门币种的需求。他建议投资者应该专注于打造优质项目,而不是依赖交易所的上架决定。他也坦承,币安的上币流程存在一些瑕疵,例如在公告后4小时内就上架,导致了DEX和CEX之间的价格波动。他认为中心化交易所(CEX)应该借鉴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模式,实现自动上币,但他已经不再负责这些事务了。
CZ还分析了迷因币受欢迎的三大原因:
监管压力: 监管机构对功能型代币的打击,导致市场转向监管风险较低的迷因币。
投机炒作: 迷因币的高波动性吸引了投机者。
文化现象: 迷因币本身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
CZ总结说,市场资金充裕,关键在于开发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他鼓励开发者专注于建设,理解市场趋势,掌握投资者心理并做好风险管理。
最终,CZ的回应表明,迷因币的兴起是市场驱动的,而非币安的主动行为。作为市场参与者,交易所需要快速响应交易需求。虽然CZ个人并未投资迷因币,但他认可其在市场中的存在,并建议开发者顺应趋势,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不论是功能型代币还是迷因币,其成功最终都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用户的参与度。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