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折网 - 网友优惠券分享网站,有688999个用户

京东优惠券 小米有品优惠券

当前位置 : 首页>web3>积分激励模式:加密项目增长的利弊分析

积分激励模式:加密项目增长的利弊分析

类别:web3 发布时间:2025-06-06 03:15

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去中心化共识的经济模型为用户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演进,项目方开始思考如何在加密潮流中平衡协议的长期发展与用户留存率。积分作为一种介于消息面与代币之间的激励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项目方所采用。许多观点认为,积分激励能够聚集注意力,形成协议指标的有机增长点,从而推动项目发展。

然而,近期Blast等项目的代币生成事件(TGE)分配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尤其是对延长激励周期却带来低回报的抗议。一些大户甚至称这样的空投已经演变成对所有参与者的“顶级PUA”。因此,本文将从多维度视角探讨积分模式的优劣势,并尝试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早期激励模式

在加密货币的早期阶段,以太坊ICO如火如荼,空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激励方式,只需提交一个0x地址即可获得可观的代币。由于当时项目主要靠概念炒作,链上交互几乎为零,持币地址本身就成为了激励指标。

到了DeFi Summer初期,Balancer和Compound通过流动性挖矿进行激励。对于当时的DeFi项目,链上流动性的规模决定了协议的发展,而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因此采用了直接的代币激励。虽然这种方式对TVL的增长贡献很大,但也带来了“挖卖提”的问题。

Uniswap的空投则引发了更大的反响,将交互空投的范式带入了加密领域,并催生了专业的空投猎人群体。随后,许多DeFi项目纷纷效仿,同时伴随着Layer 2和公链技术的落地,生态治理模式的构建也提上了日程。由于治理模式是代币经济的子集,参与者自然对空投产生了预期。从那时起,以代币和交互为核心的激励模式开始融入加密经济之中。

总结早期加密货币领域的激励模式特点:

直接的代币激励:早期项目在竞争环境不饱和的情况下,有足够的自由度通过代币激励让利于用户,实现规模增长。

交互门槛低:当时链上生态不算成熟,协议的产品模型简单,用户交互流程简便。

即时回报(同步性):在Uniswap之前,许多项目通过挖矿方式对用户存款实现即时代币回馈,所做即所得。

积分激励的发源

在积分激励出现之前,随着生态的蓬勃发展,项目方面临用户留存和激励的两难问题。Galxe等任务平台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允许项目将激励过程分摊到用户交互的具体任务上,并采用NFT而非代币进行激励。这种方式开始产生激励上的异步,即发放代币激励与用户实际交互之间的周期被拉长。积分激励与任务平台一样,是加密领域交互精细化的产物之一。

最早广泛采用积分模式的项目是Blur,Pacman创新性地使用积分进行NFT交易的激励计算,对Blur的协议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流动性和交易量上。从图1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积分主要起到了以下三个作用:

抬高信心:通过积分激励,让用户提前拥有一定的获得感,提高对后续空投的信心,影响币价的初始启动。

延长周期:积分可以平摊用户对协议空投的预期,延长整体激励周期。例如,Blur在代币启动后仍保持积分激励,减小抛压的同时为用户创造可持续的激励环境,体现在交易量和TVL的持续性上。

实在性:相比于交互任务结束后的NFT,积分能让用户感受到某种代币对应映射,使用户感觉已经获得了代币,而非只获得象征性的徽章,体现在前期挖矿的交易量和代币价格的相关性上。

图1 Blur相关数据(DefiLlama)

基于以上作用,积分激励的优势包括:

提高留存率:在“挖卖提”的大背景下,用户对协议的忠诚度不高。通过积分激励,项目方可以引导用户产生持续性的现金流和链上交互。

规避代币成本:基于积分的激励可以减小项目方在代币做市和相应运营上的成本,有时还可降低合规风险。

更高的灵活性:积分激励的有机调节赋予项目方更高的灵活性,不受相关代币走势的影响,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产品构建上。

积分创造的信心

在以积分为主要激励模式的加密项目运营周期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重要节点分别是采用积分激励和TGE(代币生成事件)。图2展现了用户在项目周期内的信心程度变化。

图2 用户在项目全周期中的信心程度变化

在积分激励之前,用户对项目的信心呈现线性增长态势,因为在早期阶段,用户通常对项目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且消息面多为利好。实施积分激励后,用户因积分本身产生的获得感导致信心短暂增强。但随后,积分激励的周期开始平摊用户对项目空投的预期,同时场外开始对项目的激励进行市场化定价,信心整体回落到无积分激励的水平。在TGE后,经历过积分激励的用户信心程度会进一步降低,因为积分激励的整体周期较长,导致用户无法在TGE后整体收益明晰的情况下继续承受周期产生的成本,选择抛售,体现为更大的抛压。

综上所述,积分所带来的信心程度主要体现在积分激励的初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切入生态的机会。但对于用户留存而言,最核心的部分一定是项目方的作为。积分激励本身为项目方提供了多样化的操纵空间。

积分的操纵空间

当今的积分激励模式成为了项目方进行预期管理的工具。由于积分激励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用户会拥有对应的沉没成本,基于这些沉没成本会给项目带来一些被动的留存。因此,项目方只要拉长激励周期,并保持周期内的基本激励便可以维持项目基本指标的表现。在基本激励之上,项目方的分配空间也逐渐增大。

在发放上,积分的操纵空间主要体现在不上链和规则清晰度。相比于代币激励,积分激励通常不会上链,进而对于项目方而言操纵空间更大。在规则清晰度上,项目方掌握对协议内各部分的激励分配权。从Blast的激励可以看出,激励的长周期代表着规则的强灵活性可以在周期内最大程度上中和大部分用户的情绪反应,减少信心损耗。但Blast第二阶段的分配事实上对上线前大户的存款积分进行了稀释,并将这一部分利益转移给链上交互者。对于大户而言,这样的平摊导致空投可能不能覆盖前期所产生的资金成本,并增加后期链上的交互成本,但如果提取存款,他们便面临沉没成本的问题。在空投最终分配时,大户被动性的线性释放已经证明了项目方在发放上选择转移大户的利益到散户手中。

在市场定价上,诸如Whales Market等场外积分交易平台也为项目方提供了一个可供衡量的数据源。他们为市场上的积分OTC交易进行了可观的市场化定价,而项目方可以通过做市商对积分所带来的预期定价进行合适的调整,并且TGE前的低流动性环境减少了做市的难度。当然,这样的交易也加剧了潜在项目预期的透支。

综上所述,从积分的操纵空间可以衍生出积分激励的劣势:

操纵空间大:不管是在发放上还是在市场定价上,项目方都可以进行足够的操作。

透支预期:积分激励的长周期和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带来对用户空投预期的消耗。

平摊收益:由于积分的释放周期长,早期参与者和后期参与者所产生的价值被平摊,相对应会损害参与者的利益。

如何扬长避短

在分析过积分激励的优劣势后,我们可以探究如何基于积分模式扬长避短,更好的构建加密领域的激励模式。

分配设计:在积分激励的长周期中,积分分配对协议的发展至关重要。与任务平台上的交互不同,大部分项目没有对交互指标与积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明晰,形成了某种黑匣子,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知情权。但完全明牌的规则也会为工作室的针对性打法提供方便,导致抬高链上的反女巫成本。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分散激励流程以控制规则对用户的可见性,例如将积分通过生态内协议进行有机分配,在平摊分配成本的同时可以对用户的链上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激励细化,且分散的分配权给予特定项目方更大的动态调节空间,也方便用户基于强可组合性进行一鱼多吃。

权衡各方利益:现在很多协议需要面临TVL和链上交互数据的权衡,在积分机制上体现为如何分配相对应的权重。对于Blur等以交易为主导或DeFi以TVL为主导的项目而言,二者本质上可以形成互相促进的飞轮效应,所以积分在其中的作用是激励单一指标。但当这套逻辑转移到Layer 2上时,参与者便开始分裂,并且项目方的诉求也从单一指标转向多元化增长,继而对积分分配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last的黄金积分尝试解决这样的分裂,但最后由于分配比例问题,整体的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在其他项目中,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机制设计,故未来协议的积分机制设计可以考虑对交互和存款激励进行相对应的细化。

需求空间换激励空间:现今,很多项目使用积分激励的初衷只是想在保持激励活动的同时对TGE进行延迟,相比于传统的积分激励用例而言缺少了积分本身的用途,而这一部分需求的空白也是导致积分在用户眼中只作为另一种代币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这一部分需求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发,例如对于跨链桥或链上衍生品而言,使用积分进行相关费用的冲抵既可以使用户即时获得积分所产生的效用,吸引用户持续使用协议的同时,还可以释放积分分配的空间,减小通胀压力的同时控制预期。但在这一部分上需要对用户的实际交互和手续费之间进行有效的精确衡量。

另外无论是对于传统领域还是加密领域,需求永远是需要大于激励的,而需求空间很大一部分由协议本身产生。正如很多MEME相关项目没有积分激励,因为他们天然占据需求端的优势,并且用户使用这些项目时更多从协议外获取价值。所以对于项目方而言,需要考虑自己的产品模型构建是否拥有对应的PMF,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缥缈的代币才是正道。

共识化激励:对于用户而言,共识化的激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规则清晰的环境,并允许他们以独立的个体参与到共识构建中来。例如在社区中,项目方可以构建一些去中心化的环境,让用户参与自由竞争并按照结果进行类似PoW的有机分配。这样的竞争一方面可以在共识中消解空投分配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留存率。但共识本身的变化相对缓慢,灵活性较低,可能不太适合快速增长的生态。

链上积分:把积分放到链上与直接发行代币的做法不同,相比于代币去除了流通性,同时又增加了链上的不可篡改和可组合性。Linea LXP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所有地址和积分都可以进行链上追溯的时候,操作空间就肉眼可见的减小了,且智能合约提供了基于链上的可组合性,大幅提高了积分在生态内的指标性,使生态内协议可以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激励调节。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