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合并:是利好还是利空?
以太坊,作为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区块链,在NFT交易量中也稳居第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完美无缺。以太坊合并旨在提升网络性能,将其从工作证明(PoW)共识机制转变为股权证明(PoS)。这种转变意味着ETH持有者将作为验证者参与网络维护,而不是依赖能源密集型的计算机,从而创建一个更高效、碳足迹更小的区块链。合并只是以太坊整体升级的一部分,那么,以太坊合并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关于以太坊合并是否是利好,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以太坊1不会被弃用。最初的计划中确实提到过使用难度炸弹来弃用ETH1,但现在采用的是“共识层+执行层”的路线,ETH1和ETH2将合并。在合并之前,所有NFT、链的状态历史和DeFi应用都将继续存在。
2、不会出现分叉币或硬分叉。转向股权证明是社区共识的结果,持有ETH的用户不会遇到问题,至少在未来五年内不需要将ETH升级为新代币。现在流传的各种ETH2.0代币和测试网代币都是骗局,强调三次:没有,没有,没有。
3、不会存在百万级别ETH质押到期的崩盘。有人担心质押到期会导致巨大的抛压,但事实并非如此。合并不会立即解锁ETH,而是在合并后的硬分叉开始后(约6-8个月),并且ETH的解锁是排队进行的,每天只有1125人可以解锁,这意味着解锁过程需要一年,每天最多只有3.8万个ETH流向市场。此外,质押的收益率可能会继续提高,进一步缓解抛压。
以太坊合并究竟是好是坏,首先要认识到ETH具有强大的“商誉”和IP效应,开发者和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以太坊网络。以太坊的市值比Solana高出近十倍。以太坊的价值已不仅仅是ICO的发行平台,而是支持了DeFi、GameFi、Web3.0和元宇宙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PQ=MV估值理论对以太坊来说是片面且失真的。我们需要结合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个更“兼容”的估值理论。以太坊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形成了深厚的护城河。
其他公链要想在DeFi市场上分一杯羹,只能通过两条路:一是与以太坊跨链,让头部DeFi项目跨链部署;二是复制完整的生态,并通过激励机制获得流动性,也就是俗称的“用资金换取空间和时间”。
DeFi和Web3的发展将推动以太坊估值的突破性增长,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消费品。以太坊的估值将取决于未来整个行业的形态。
总的来说,以太坊合并是其整体升级的一部分,尽管目前仍使用工作量证明,但股权证明机制已在信标链上并行运行。信标链负责创建新块、验证它们并用ETH奖励验证者以保持网络安全,而无需使用智能合约功能。主网将使新网络能够在股权证明系统中运行智能合约,并包括以太坊的完整历史和当前状态。这确保了所有ETH持有者和用户都能顺利过渡,最终实现合并。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