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市值前100名中已经有9个Meme币时,你会发现,拥抱Meme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Meme币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了每日必谈的话题。但无论Meme是好是坏,只要价格飙升,大家都爱它。在这个万物皆可Meme的币圈,任何一个笑话或事件都有可能变成一台造富机器,自然也吸引了无数追梦者来赌一把小Meme。
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个冷知识是:当前加密市值前100名中,已经有9个Meme币。大狗、二狗、帽子狗,蓝蛙、绿蛙、张嘴猫...这些猫狗青蛙们,正在加密货币的群像中,逐渐向中心位置靠拢。
借着最近大盘的反弹,如果你再看看市值前500名的涨幅榜,也会发现一众Meme币涨得最凶。它们生于草莽,强于拉盘,精于传播,但也困于风险。Meme币混合着迷人又危险的特质,就像梁山好汉的108席,只要坐上就是英雄;至于英雄之前是编席卖鞋的,还是杀人越货的,在成王败寇的逻辑下并不重要。
比争论“谁是价值币”更重要的是,拥抱变化。
在这轮加密周期中,大家越来越认同的一个玩法,是“杠铃策略”。
杠铃的一边是持有大饼、以太和SOL等公认的大市值相对稳定的代币,另一边则是持有各类跟着热点走的Meme币。一边稳下限,另一边赌上限;一边稳定持有,另一边快速换手。
至于杠铃中间的VC币和所谓价值币,则相对减少仓位,或者干脆一律放弃。本着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你可以认为这就是投资者面对当前市场结构变化,做出的精明思维结果。
在这个杠铃策略中,杠铃两头的共识越来越大。基建有价值、应用有价值、叙事有价值...但一切,都没有注意力来的有价值。杠铃左边凝结着持久的注意力,右边则代表着短暂易逝的注意力。加密投资本身就是一场注意力投资,捕捉注意力的脉搏才有流动性,也为价格的Pump(可能是Dump)提供基础。你这么想,精明的机构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从去年12月开始,由a16z支持的对冲基金Stratos一直运营着一只持有WIF的流动基金,当时WIF价格为0.01美元,Stratos一度获得了300倍的利润。
无独有偶,顶级VC Pantera也公开表示持有Meme币,其合伙人Paul Veradittakit曾撰文表示Meme是伪装成玩具的特洛伊木马,用典故来证明Meme将吸引更多人入门加密。当你在纠结VC币高FDV低流通割韭菜时,VC们自己也在杠铃的一边玩起了Meme。注意力即价值,这是加密世界中无论任何参与者都必须敬畏的道理。
生于草莽,精于传播。Meme的这两个特性,也被项目方们看在眼里。于是你会越来越多的看到,项目们从启动到运营,逐渐也在拥抱Meme,试图用更亲民的表达来拉近与加密社区的距离。
比如下一个备受期待的天王级项目,并行EVM叙事加持的Monad,在自己底层基建和硬核技术的定位下,甚至专门在官网做了一个“Meme作图器”,方便社区以Monad为主题制造Meme。而你也越来越多的看到,关于Monad的介绍帖子和文章中,总会有一个与Monad紫色Logo相对应的悲伤蛙形象出现。
同理,那个L1里最像Meme的Berachain,甚至从品牌立意的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成一只可爱的熊。熊链的叫法也就自然而然地传播开了。在后面更细节的产品设计中,你也能看到熊吃蜂蜜的梗用在它的代币和流动性设计上。这其实也反映着当下注意力有限的加密市场环境中,Meme有着让人更好记忆与传播的价值。
仔细观察加密项目们的注意力营销,其实一切都没有变过:早年加密项目们更喜欢以硬核极客术语来宣传自己,例如百万TPS、有向无环图、高并发、EVM兼容...资本和韭菜看了,必然能产生一种“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觉得很NB”的感觉。币圈发展到今天,市场参与者们逐渐陷入一种“NB疲劳症”,术语听了太多反而没啥新鲜感。反倒是容易传播的青蛙头们更有意思。
传播策略也好,交易策略也罢,拥抱Meme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浪潮。不要陷入Meme是否有价值的讨论,将珍贵的时间投入形而上的思维内耗中毫无价值。质疑Meme,理解Meme,然后拥抱它或者远离它,就这么简单。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