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现金(BCH)的诞生,要追溯到2017年8月1日。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从比特币(BTC)区块链上“硬分叉”而来。要理解BCH的产生,我们需要先了解比特币面临的挑战,以及“硬分叉”的含义。
比特币诞生之初,设计者中本聪将区块大小限制在1MB。这个限制在早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比特币的普及,交易量不断增加,1MB的区块很快就变得拥堵不堪。这就好比一条原本宽敞的马路,突然涌入了大量的车辆,导致交通堵塞。
比特币的“拥堵”问题,直接导致了交易速度变慢,交易费用也随之升高。用户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才能让自己的交易更快地被矿工打包进区块。这对于小额支付来说,变得非常不友好。想象一下,你想用比特币买一杯咖啡,却发现交易费比咖啡本身还贵,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为了解决比特币的“拥堵”问题,社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思路是:
这两种思路各有优缺点,也各有支持者。增加区块大小的支持者认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而隔离见证的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一种更优雅、更安全的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区块大小的前提下,提高交易吞吐量。
由于社区对于扩容方案无法达成共识,最终导致了比特币的“硬分叉”。“硬分叉”就像一条马路突然分成了两条岔路,选择不同道路的车辆,将驶向不同的目的地。
具体来说,硬分叉是指对比特币的底层协议进行修改,使得新的协议与旧的协议不兼容。这意味着,运行旧协议的节点无法验证运行新协议的节点产生的区块,反之亦然。因此,在硬分叉发生后,比特币区块链将被永久性地分裂成两条独立的区块链。
比特现金(BCH)就是比特币硬分叉的产物。BCH的支持者认为,比特币的区块大小限制阻碍了其发展,因此他们决定通过硬分叉的方式,创建一个新的比特币版本,并将其区块大小增加到8MB(后来又增加到32MB)。
2017年8月1日,比特现金正式诞生。所有在分叉发生时持有比特币的人,都自动拥有了相同数量的比特现金。BCH的诞生,标志着比特币社区在扩容问题上的彻底分裂。
与比特币相比,比特现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比特现金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BCH是真正的比特币,因为它坚持了中本聪最初的愿景,即打造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BCH只是比特币的一个山寨币,它破坏了比特币的共识,损害了比特币的价值。
无论如何,比特现金的诞生,都是比特币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反映了比特币社区在扩容问题上的分歧,也展示了加密货币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比特现金(BCH)是通过比特币的硬分叉产生的,其诞生的主要原因是比特币的区块大小限制导致交易拥堵,社区在扩容方案上无法达成共识。BCH具有更大的区块大小、不同的难度调整算法和不同的发展路线,但也备受争议。了解BCH的产生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以及加密货币世界的复杂性。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