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用在当下的Crypto市场再合适不过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某些人“退圈”的消息不时传出,这些消息不仅仅是抱怨,更像是行业现状的某种表达。
为什么这些人在此时选择离开?经过一番跟踪,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市场行情的低迷或者由此引发的变故,迫使一些人暂时离开这个行业,去寻找新的机会。其次,过去一两年,Web3一直处于一种不被看好的“病态”增长中,一些价值创造者选择离开,因为他们看不到真正的价值增长。最后,还有一部分人看到AI的崛起,认为Web3已经过时,准备转向新的蓝海市场。
当然,这些原因在个体层面差异明显,但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趋势。大多数人依然选择观望或者继续努力建设,因为这个发展了十多年的行业并不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困境。只是因为一些离开的人可能是某个有影响力的KOL,看起来影响了不少人的心态。但我认为,现在才是真正考验Builder的时刻。我们需要抛开这些表面的浮躁,看到更多行业正在变化或者尚未被改变的东西。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要讨论这些变化。
根据BTC金融服务公司River三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仅有4%的人口持有BTC,其中BTC持有比例最高的是美国,约有14%的人持有BTC。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的BTC采用率相当于1990年的互联网或者2005年的移动社交。
通过这个简单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以BTC为首的数字资产采用率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远未达到所谓的红海市场。甚至从行业影响力来看,像贝莱德、富达这样的传统金融巨头才刚刚入场,他们会傻乎乎地进来当接盘侠吗?
从逻辑和数据分析来看,如果数字资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Web3是互联网与AI的交汇点,那么这场比赛最大可能性是才刚刚从起点跑到中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于这个行业的许多价值创造者来说,过去一年最被诟病的自然是MEME的爆火。MEME吸引了太多注意力,也导致不少新进入者遭遇了一次清洗,甚至对行业丧失信心。但正如我在之前的Weekly中所说,MEME正处于进化中,经历泡沫后需要新的复苏增长,而这种增长或许可以给行业带来价值。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热点变化,建设者们依然在建设,价值项目依然在寻找自身的突破。通过过去一年活跃开发者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到,尽管经历了下滑,但依然处于较高位。
虽然目前市场看起来变得冷清,且缺乏像上一个周期类似DeFi这样具备行业突破性的大叙事出现,但站在当下回看过去总是从容不迫的充满机会,而站在当下去看未来却又少了几分成竹在胸,这不就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吗?
哪怕现在回看2018年的Web3行业,依然是糟糕至极,甚至比现在还差数十倍,但这些并没有妨碍后来的大爆发。我们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等待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后,自然是关于价格的问题。超过90%的人认为这一轮周期与之前的几轮大不相同,且没有太多相似性,所以不少“刻舟求剑”的预判都成了炮灰。但如果周期的概念依然有效,那么我们大概率还处于这轮周期之中,只是没有了往昔的疯狂普涨。
最近因为GS的问题,美股暴跌,两天时间蒸发近6.5万亿美元市值,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2020年3月以来最大两日跌幅以及最大周线跌幅,这也带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较为极端的行情,并且这一波动能否在短期内迎来改观,还需谨慎看待。
所以,当BTC已经回撤近30%,当金融市场遭遇数年一遇的大变故时,整个Crypto市场还能独善其身吗?这或许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咱们最早的经济学家,也被称为“财神”的范蠡有句经典的话值得品味,“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或许现在我们正处于“视一切如粪土”的微妙时刻。
BTC最终会到50万美金一枚吗?7年前说BTC会到100万元一枚听起来也是笑话,现在好像离得也不远了。活在当下总要面对现实,但面对未来却要保持审慎乐观,一直在路上,一直Build。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