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社区最近有点焦虑,为啥?生态系统的收入在下滑,竞争对手又在崛起。为了应对这个局面,社区成员提出了一项新的收费结构提案,专门针对应用层,也就是那些运行在以太坊上的各种应用。这个提案的目标是在激励开发者和避免过度收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依然有竞争力。
这个提案是由 Kevin Owocki 和 Devansh Mehta 发起的,他们想为应用层资金分配机制(比如 QF 平方募资法、Retro Funding 回溯资助、Deep Funding 等)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动态收费结构。他们提出的公式是这样的:
收费额度 = max(√(1000 × N), N × 1%)
(其中 N 为流向项目的总资金量)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
这个设计旨在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让小型资金配置系统有合理的回报,吸引开发者持续投入;其次,避免大型资金池被过高的费用蚕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此外,提案还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资金流使用“基础计算法”或“累积计算法”,以便在传统资金池和群众募资场景下灵活调整费用分配,避免出现过度激励或削弱使用意愿的问题。
这个提案可不是凭空出现的。根据链上数据分析公司 Santiment 的数据,2025 年 4 月,以太坊主网络的手续费收入已经跌到了五年来的新低,DeFi 和 NFT 市场的活跃度也持续低迷。更让人担忧的是,2024 年 Solana 新增的开发者数量(7,625 人)超过了以太坊(6,456 人),这意味着以太坊开发者社区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应用层建设者的经济诱因,避免他们流失到其他区块链上,成为了以太坊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动态费率提案,正是试图在“建设者激励”和“用户成本控制”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值得一提的是,提案还鼓励未来将一部分费用(10%-25%)返还给基础设施维护者,比如智能合约开发者和开源库贡献者,进一步打通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向资金流。
如果动态费率设计能在 Gitcoin Grants (GG24) 等即将到来的资助轮中试点成功,它很可能会成为未来链上资金分配机制的新标准。
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型创新项目的活跃度,也能在大型资金池中,构建一个可预测、透明且公平的费用体系。对于面临外部竞争和内部信心下滑的以太坊来说,这场从“费用结构”开始的变革,或许正是转危为机的起点。毕竟,谁不喜欢更合理、更公平的收费方式呢?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