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牛市,山寨币怎么了?深度剖析加密货币市场过度分散化现象
2024 年的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高歌猛进,但大多数山寨币却表现低迷,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轮牛市,山寨币到底怎么了?
其实,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加密货币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过度分散化。
简单来说,加密货币项目数量激增,远远超过了市场的承载能力和投资者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小镇突然涌现出上百家餐厅,但居民数量却没有增加,大多数餐厅注定面临客源不足的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轮币圈牛市山寨币的困境,分析市场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以及这种局面对于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021-2022 年加密货币市场回顾:一场盛宴的落幕
2021 年,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吸引着人们蜂拥而至。
这场 "派对" 有以下几个特点:
- 新投资者蜂拥而至:大量散户投资者涌入市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首次接触加密货币。这些新玩家带来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
- 风险投资公司大举进场:风险投资公司(VC)看到了市场机会,开始将大量资金注入这个领域。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创下了风险投资资金投入最多的季度,高达 120 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投向了处于早期阶段的项目。
- 新项目如雨后春笋:在资金和热情的双重推动下,新的加密货币项目层出不穷。创始人纷纷推出自己的代币,希望能在这波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 代币总数激增:这段时期,市场上的加密代币总数翻了几倍,每个人似乎都想创造下一个 "比特币" 或 "以太坊"。
- 风险承受能力攀升:在这种狂热氛围中,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愿意投资于高风险的新兴项目。
但狂欢终会结束。2022 年,一系列重大事件,从 LUNA 崩溃到 FTX 倒闭,给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市场进入熊市。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如何导致了当前山寨币的困境。
市场转折点:从牛市到熊市
2022 年,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转折。
- 市场崩溃的导火索:
- LUNA/Terra 生态系统的崩溃成为了市场下跌的开端,这个曾经备受追捧的项目突然崩塌,震惊了整个加密圈。
- 紧接着,曾经的行业巨头 FTX 交易所倒闭,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 连锁反应:
- 这些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价格急剧下跌。
- 许多项目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一些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 项目方的应对:
-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许多原本计划推出的新项目不得不改变策略。
- “推迟”成为了关键词,项目方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他们的代币发行计划。
- 原因很简单:在熊市中推出新项目几乎等同于自杀,低迷的市场情绪、缺乏流动性和投资兴趣,都可能导致项目夭折。
- 等待曙光:
- 项目方普遍采取了观望态度,等待市场情绪好转。
- 这导致了大量项目积压,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推出。
- 市场的沉寂:
- 与 2021 年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2022 年下半年的市场陷入了相对的沉寂。
- 新项目的推出速度大幅放缓,投资活动也明显减少。
这个转折点不仅改变了市场的短期走向,更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大量推迟的项目和积压的代币供应,为未来的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压力。
2023-2024 年市场复苏与新问题
随着 2023 年第四季市场气氛开始好转,币圈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曙光。但是,这个转机却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 项目集中上线:
- 那些在熊市期间推迟上线的项目,纷纷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
- 新代币数量爆发式增长:
- 2024 年见证了历史性的新项目推出数量。仅在 4 月份,就有超过 100 万个新的加密代币出现。
- 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当前市场上的加密代币数量是 2021 年牛市高峰期的 5.7 倍!
- 累积供应压力问题:
- 随着新项目的不断涌现,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供应压力。
- 每天大约有 1.5 亿至 2 亿美元的新供应进入市场。
- 更糟糕的是,这种供应压力是累加的。 2021 年推出的项目代币可能还在解锁中,每年都会有新的供应叠加(2022 年、2023 年、2024 年)。
- 市场稀释效应:
- 流动性不足:
- 尽管新项目不断涌现,但市场的新增资金并没有相应增加。
- 结果是,大量新项目在争夺有限的投资者注意力和资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流动性支持。
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虽然整体市场(尤其是比特币)呈现上涨趋势,但绝大多数山寨币却难以分享这种增长。市场的过度分散化成为了当前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今年山寨币持续挣扎的主要原因。
过度分散化对市场的影响
加密货币市场的过度分散化带来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格局。
- 代币稀释与通货膨胀:
- 想像加密市场是一个大蛋糕。随着新代币的不断推出,这个蛋糕被切成了越来越小的块。
- 这种情况类似于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概念,过多的代币供应也会降低每个代币的相对价值。
- 持续的抛售压力:
- 新项目不断上线,早期投资者和团队成员的代币逐渐解锁,这些都为市场带来持续的抛售压力。
- 每天约 1.5 亿至 2 亿美元的新供应进入市场,这相当于市场每天都要吸收大量的 "卖盘"。
- 低市值/高流通量机制的问题:
- 许多新项目采用了低市值但高流通量的代币经济模型。
- 这种模式初衷是为了提高流动性,但实际上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价格波动和持续的下行压力。
- 投资者注意力的分散:
- 面对数以千计的项目,投资者的注意力被严重分散,使得优质项目也难以脱颖而出,获得应有的关注和资金支持。
- 市场效率的降低:
- 过度分散化使得资金和资源分配变得不那么高效。
- 许多可能并不具备长期价值的项目也在消耗市场的资源和注意力。
- 风险增加:
- 项目数量的激增使得尽职调查变得更加困难。
- 投资者面临更高的风险,因为辨别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这种过度分散化的局面,就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突然出现了太多的物种,资源有限,不是所有物种都能存活下来。
可能的解决方案
- 改善代币分配的公平性: 确保代币分配更加透明和公平,避免少数人持有大量代币,减少市场操纵的风险。
- 优化代币发行和解锁机制: 设计更合理的代币发行计划,避免一次性释放大量代币,逐步解锁以维持市场稳定。
- 交易所的角色:上市和退市策略: 交易所应制定严格的上市标准,也要定期审查上市的代币,把表现不佳的代币下架,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如果不这么做,人们只会越来越倾向购买胜率较大、对散户比较公平的「迷因币」,那些看似有潜力、呼声很大的高 FDV(完全稀释估值)的代币,在私募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价格发现,散户投资者通常没办法像VC 那样获得高达 10 倍、 20 倍或 50 倍的收益,散户去买也只是在帮大户们接盘,而「迷因币」没有解锁问题、没有 VC 问题,尽管没有实质作用,但还是比购买那些高 FDV 的代币好很多,造就加密行业越来越不健康的发展。
结论
这轮币圈牛市真的跟以往不太一样,不像以前比特币一涨,大部分小币跟着涨,没办法这么无脑赚了。如果是加密货币新手,可能更加难以从中赚到钱,必须要对整体市场有更多认知、学会看懂更多资讯、拥有更好的心态,建议加密新手认识更多赚钱工具,一个一个去尝试,从中找到最适合你的操作方式!山寨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到底哪些才是真正有实质作用、哪些才是市场追逐的话题所在,这绝对是这轮牛市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