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Consensus HK大会上,我深切感受到VC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Meme币市场却如火如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VC公司正在经历募资难、团队流失、转型战投,甚至考虑Meme融资的困境。不少同行选择离开,加入项目方或转型成为KOL,寻找更高性价比的职业发展机会。这让我开始思考VC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破局。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VC作为一种投资资产类别,其黄金时代已经过去。Lightspeed的早期基金回报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表现最佳的基金(2012年)投资了Snap、Affirm、OYO,DPI达到了3.7倍。但自2014年以来,连回本都变得困难。(DPI: 已分配回报倍数)
中国的VC也经历了类似的周期。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巨头,2015年是VC行业的巅峰时刻。然而,此后监管收紧、流动性下降、行业红利消退、IPO退出受阻等因素导致VC回报率大幅下降,从业人员大量流失。加密货币VC也未能幸免于难。
过去,VC投资的价值链非常清晰:项目方提供创新,VC提供支持和资源,KOL放大市场影响力,CEX完成价值发现。各方承担不同的风险,并获得相应的回报。然而,如今流动性极度匮乏,市场博弈加剧,这种价值链难以维持。VC提供的价值不仅仅是早期投资,还包括资源对接、策略建议、团队建设等。但由于流动性不足,VC模式的优势难以体现。
本轮牛市的主要动力来自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和机构投资者的涌入。但资金传导路径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VC面临困境。
Meme融资的核心在于其公平参与机制:散户可以通过链上数据追踪信息,在相对公平的机制下获得早期筹码。此外,它还降低了开发者进入门槛,实现了“先有资产,再有产品”的模式。
然而,Meme融资并非没有问题:低成本发行导致大量垃圾项目涌现,信噪比极低;高流动性Meme项目更注重短期博弈,而非长期建设;信息透明度不足,信任成本飙升。高流动性意味着高博弈,缺乏长期利益绑定机制。
虽然Meme融资模式存在缺陷,但它反映了民粹资本主义浪潮对金融生态的冲击。VC不会消失,但必须适应变化。在Meme融资的冲击下,VC需要找到与Meme融资模式的平衡点,既要利用自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又要适应市场对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更高要求。
关键在于,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真正决定长期价值的,依然是那些拥有远见、执行力强、并持续构建的优秀创始人。VC需要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