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朋友喝酒聊起数字资产,席间有人突然提起Shiba Inu,桌上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说这就是个昙花一现的模因币,有人却信誓旦旦说去年靠它赚了辆特斯拉。我盯着手机屏幕上那只憨态可掬的柴犬头像,突然想起三年前某个深夜,我窝在沙发里研究白皮书时第一次遇见这个项目的场景。
那时候谁要是说这种带着戏谑性质的代币能掀起风浪,准会被当成疯子。可金融市场的魅力不就在这儿吗?总有些看似荒诞的事物,偏偏能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撬动市场情绪。记得去年春天有个做设计的朋友,在SHIB刚冒头时就买了些当玩笑,后来意外发现账户里多了几个零,吓得连夜给我打电话问是不是系统出bug了。
说实在的,最初我也觉得这类项目纯属胡闹。但慢慢发现它们背后藏着些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情感共鸣产生的传播力确实能转化成真金白银。就像街头突然爆红的奶茶店,味道未必惊艳,但只要在社交媒体形成话题,自然有人愿意买单。
不过这种热度能持续多久倒是值得琢磨。上周参加区块链峰会时遇见几位传统金融机构出身的朋友,他们现在提到SHIB都会皱眉头,觉得太不正经。可转头看见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投资者,个个把柴犬表情包当护身符用,这种代际认知差异还挺耐人寻味的。
至于大家常问的交易平台问题,其实从去年开始主流平台基本都能找到SHIB的身影了。不过有意思的是,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对它的态度截然不同。有次我在两个平台间倒腾资产,发现某个以严谨著称的平台里,SHIB的交易讨论区画风特别学术,有人整天在算燃烧机制对通缩的影响;而另一个面向新手的平台里,满屏都是柴犬梗图和价格预测迷因。
这种分裂感让我想起小时候集换式卡牌市场,同样一张卡片在古董店和学校门口小卖部能卖出两种价钱。现在这些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本质上也在塑造不同的价值认知场域。
我向来不爱给人投资建议,毕竟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天差地别。但要是非让我说说对这类资产看法,我觉得吧,把它当成游乐场的代金币可能更合适——用零花钱买点体验下行情起伏无伤大雅,但要指着它实现财富自由,这概率估计比在拉斯维加斯猜中轮盘数字高不了多少。
去年认识个住在布鲁克林的设计师,他把卖NFT收入的5%定投SHIB,说是给自己的“创意风险基金”。这种配置思路我倒觉得挺有意思,既满足了参与感,又不会伤筋动骨。还记得他当时眨着眼睛说:“传统金融太无聊了,我们需要点可爱的东西来对冲世界的严肃性。”
最近整理书房时翻出2021年的交易笔记,看到当时写的“模因币三个月内必归零”的预言,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这个市场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永远在打脸各种预测,就像谁也说不清为什么去年推特上某个网红晒了张柴犬照片,就能让相关代币单日暴涨40%。
现在我手机里还存着那张著名的“狗狗币杀手”关系图,有时候给金融圈的老朋友们看,他们总要推半天眼镜才能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箭头指向。这种新旧认知体系的碰撞,或许正是这个行业最具戏剧性的部分。
前几天路过陆家嘴那家总是排长队的网红咖啡馆,突然发现他们开始接受SHIB支付了。店员指着收银台旁的柴犬贴纸跟我说,用这个付款的顾客都会额外获赠一块狗骨头饼干。你看,当金融产品开始渗透进拿铁和曲奇饼的日常,或许我们真该重新思考价值载体的定义了。
回家路上我特意绕道外滩,看着对岸闪烁的交易所广告牌,忽然想起那个设计师朋友的话。或许在算法与数据构筑的金融世界里,我们确实需要些毛茸茸的温暖事物,来提醒自己投资不仅仅是数字游戏。不过说归说,真要入场的时候,可得记得系好安全带——毕竟过山车的刺激感,可不总像看起来那么有趣。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