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还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里跟朋友聊加密货币。那时候市场上突然冒出个叫波场的项目,白皮书厚得像本小说,创始人在社交媒体上特别活跃。说实在的,当时圈内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挺两极的——有人觉得它概念太浮夸,也有人被它“去中心化互联网”的愿景打动。
我翻过他们早期的技术文档,感觉架构设计确实有想法。他们把重点放在可扩展性和高吞吐量上,这跟当时其他公链的思路不太一样。不过那会儿市面上类似的项目实在太多了,真能活下来的没几个。
波场主网是2018年5月底正式启动的,具体应该是31号左右。我还记得那天在电报群里看到不少人在倒计时,气氛搞得跟跨年似的。不过说实话,刚上线那会儿网络并不算特别稳定,偶尔会出现交易延迟的情况。
大概过了半年吧,我看到他们发布了Odyssey 3.0版本,性能明显提升了不少。那时候我开始认真研究他们的DPoS共识机制,发现他们把节点数量控制在27个,虽然有人质疑这样不够去中心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交易速度确实快了很多。
有意思的是,2019年他们收购了BitTorrent,这个举动当时让我挺惊讶的。毕竟BitTorrent曾经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用户基数那么大,如果能把现有用户转化为区块链用户,想象空间确实不小。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波场的智能合约功能做得还算友好。我有个做DApp的朋友去年在波场上部署过一个去中心化应用,他说开发文档写得挺详细,gas费用也比其他一些公链要低。不过他也提到,有时候遇到技术问题,社区支持的响应速度没那么快。
他们的TVM虚拟机兼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这个设计挺聪明的。很多开发者可以直接把在以太坊上验证过的项目迁移过来,省去了重新开发的麻烦。但我发现有些复杂合约在迁移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兼容性问题,这可能是需要继续优化的地方。
说到生态,波场在DeFi和稳定币这块确实发展得不错。特别是USDT在波场链上的发行量,去年以来增长挺明显的。我有次跨境给朋友转账就是用的波场上的USDT,速度确实快,手续费也低,这点不得不承认。
不过我也注意到,他们的生态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项目明显是蹭热度的,上线没多久就没什么声音了。这可能也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吧,毕竟优质项目的培育需要时间。
去年我参加过一个线上开发者会议,听到有项目方抱怨说波场上的流量虽然大,但用户留存是个挑战。这个问题其实挺关键的,光有交易量不够,还得看真正的用户活跃度。
价格波动这块,我觉得所有加密货币都差不多。波场的代币价格也是起起落落,2018年初那波牛市的时候表现很抢眼,但随后的熊市里也跌得挺惨。投资这种东西,真的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
我有个做量化的朋友说,波场的流动性在二线公链里算不错的,交易深度能支撑中等规模的资金进出。不过他也提醒,还是要警惕市场操纵行为,这点在任何加密货币市场都存在。
最近看到波场在推跨链解决方案,这个方向我觉得是对的。现在各个区块链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能把它们连接起来确实能创造更多价值。不过竞争也很激烈,其他公链也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是他们在Layer2方面的进展。如果能在保持现有速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扩展性,应该能吸引更多实体应用落地。毕竟区块链最终还是要服务实际需求的,光有技术概念不够。
说实话,在这个行业待久了,见得太多项目起来又倒下。波场能走到现在,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但未来的路还长,技术迭代这么快,谁都不敢说一定能笑到最后。作为观察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注,理性分析,既不要盲目追捧,也别轻易否定。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