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1年那个秋天吗?那时候比特币刚冒出点头,圈子里吵得最多的就是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成。当时在谷歌上班的查理·李突然扔出来个白皮书,把比特币的代码掰开揉碎,硬生生搞出了个"精简版"。最绝的是他把区块生成时间从10分钟压缩到2.5分钟,当时好些人直摇头说这不稳妥吧?可老李说了句特别糙的话:"吃饭谁还等凉透啊,趁热乎才香"。现在回头看,这个设计可真够超前的。
我头回买LTC还是2013年在车库咖啡蹭网的时候,用单位破电脑挖了三天才弄到0.5个。那时候国内知道这玩意儿的不超过三位数,有个哥们听说我在搞这个,特意从通州坐两小时地铁过来,就为瞅瞅这"数字白银"长啥样。现在想起来挺逗的,当时我们还认真讨论过要不要把挖矿机放在阳台上散热。
2017年牛市那阵子,我在深圳华强北亲眼见到有个档口老板用莱特币结算货源。那天下着毛毛雨,两个中年人蹲在货箱后面扫二维码,转完账互相递了根芙蓉王,那个画面到现在都特别清晰。所以说技术落地这事儿吧,有时候真不是看白皮书多华丽,倒是这种市井之间的自然接纳最说明问题。
不过要说莱特币最让我服气的地方,还得是它的韧性。记得2020年3月12日那个深夜不?全球市场都在崩,加密货币圈更是惨不忍睹。我当时盯着交易软件眼看LTC从46美元往30美元砸,手心的汗把手机壳都浸湿了。可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要归零的时候,它居然在20美元上方稳住了,比不少主流币都抗跌。后来跟做量化交易的朋友聊起来,他说莱特币的矿工社区特别团结,那种"宁可关机也不抛售"的劲儿,在圈里真是独一份。
有阵子我特别沉迷研究各种币的GitHub提交记录,发现莱特币的开发团队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习惯——每逢重大升级前,总要在测试网先跑上小半年。这个节奏在现在看确实不算快,去年隔离见证升级的时候,还被人吐槽说像老牛拉车。但你们发现没有?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性子,让它从没出过致命级别的漏洞。
我认识个矿场老板前年把全部家当押在莱特币矿机上,当时我们都觉得他疯了。结果去年底喝酒的时候他算给我听:光是矿机折旧和电费成本,每个币就能控制在35美元以内。听着他眯着眼睛说"稳当钱最香",我突然理解了这个老牌币种的生存哲学——不追求暴利,但要保证每个参与的人都能踏踏实实睡觉。
上个月参加区块链周,碰到个从华尔街转行过来的分析师。他拿着平板给我画了半天曲线,说莱特币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叙事能力跟不上年轻人。这话我琢磨了好久,确实现在新出来的项目动不动就搞元宇宙、Web3的概念,相比之下莱特币显得太过朴实。
不过转念一想,这就像你去超市买酱油,不会因为包装花哨就放弃老牌字号吧?上周我小舅子准备给国外读书的女儿汇生活费,试了三种方法最后还是用莱特币最划算。十五分钟到账,手续费还不到奶茶钱,这种实实在在的用处,比什么华丽的白皮书都管用。
最近在开发社区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提案,说要给莱特币加个匿名交易功能。虽然还没最终确定,但这种与时俱进又不乱改底色的调整,倒是很符合它一贯的调性。或许在下一个十年,我们还是会边吐槽它"不够酷",边默默地把一部分资产换成了这个银白色的数字资产。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