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 春意盎然:新风口还是旧瓶装新酒?
2025 年伊始,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似乎迎来了春天,甚至有加速进入夏季的趋势。回想 2023、2024 年,当人们还在讨论 RWA 的概念时,它还常常因涉及传统金融和机构市场而备受争议。然而,最近风向突变,各路专家和行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入局 RWA 领域,气氛热烈,颇有盛夏之势。
3 月 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对部分行业提出强制消费绿色电力的要求。其中提到,到 2030 年,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 80% 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这与去年关于绿电算力的观点不谋而合:绿电算力资产已成政策导向。除了绿电算力直连,还有绿证交易市场、绿电算力消费等,相关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因此,RWA 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寻找客户发行证券,而是要深入到产业、交易结构和未来趋势中,才能设计出真正有效的 RWA 项目框架。
与此同时,香港新能源 RWA 的第三个案例也出现了。这次的项目主体不再是上市公司,而是两轮电动车的换电柜。虽然融资额不大,只有数千万港币,但引入了树图公链及其生态企业,让整个项目变得更加引人关注。
RWA 并非仅仅是发行债券并将其放置在那里。有些企业原本计划滚动发行数十亿资产,但由于缺乏二级市场和流动性而搁浅。RWA 资产要有流动性,需要以项目的角度进行设计,结合产业生态和产业链价值空间,充分考虑一二级市场甚至三级市场的联动。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越来越多的人咨询 RWA 发行事宜。但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咨询方并非上市公司,且缺乏足够的资产和资金规模,我会建议他们暂缓考虑在香港发行 RWA。当然,不排除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项目或资产可以发行离岸 RWA。我更希望能够与真正关注并愿意深入研究 RWA 的同道中人一起,推动 RWA 市场合理有序发展,而不是被一些只会炒作概念的投资分子搞混市场。
早期的项目团队中,不乏用心之人,他们会将我近两年的 RWA 文章打印出来,供团队内部传阅。这些文章涵盖了 RWA 的方方面面,但大多数人缺乏耐心阅读,而是习惯于提出一些初级问题。更甚者,有些人上来就加微信,以兄弟相称,然后询问我们的 RWA 方案如何。结果一看,方案内容是我一两年前的文章,或者是我去年巡回研讨会时讲解的框架,甚至连修改都没有。这让我哭笑不得。
去年,我们从上海到苏州,再到杭州和深圳,最后到新加坡,举办了巡回研讨会。今年,当外部市场热闹非凡,各路人马纷纷入局 RWA 时,我们却选择低头做事。在去年的研讨会上,我们发布了六个 RWA 框架:产品、生态、赛道、产业、全球跨域、未来新金融等。其中,有多个框架多次出现在不同 RWA 服务机构的方案中。无论他们能否理解透彻,至少推动了 RWA 市场的发展。这就像 2018 年我的《Token 经济设计模式》一书被众多 ICO 项目拿来作为发币经济模型指南手册一样,也算是一种推动市场的功德吧。
随着 RWA 概念的兴起,各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最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 KOL 网红涌入 RWA 领域。由于 RWA 尚处于早期阶段,各种说法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出现了很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当然,也有一些人了解了一半,然后说得半真半假,看起来好像很专业,但其中最关键的实践方面却是错误的,这最是害人。
在我们之前的流动性文章以及产业 RWA 升级文章中,分别提到了香港一级市场、海外二级市场、链上流动性,以及发债质押等概念,还有产业 RWA 的四个阶段。最近,众多 KOL 和方案也开始涉及这些内容。但比较明显的是,大家对二级市场的理解比较狭隘,有的仅仅理解为一个交易平台,有的甚至用以前的 NFT 数藏电商平台改造一下,就统统称之为二级市场了。
话说回来,最近打着 RWA 概念还魂的 NFT/数藏还真不少。用 NFT 来做 RWA 资产通证化,如果运用得当,确实是个好东西。即使在 RWA 项目中,也可以结合实物资产头寸或赎回的时候铸造 NFT 来进行兑付核销等,这是很好的应用场景。但如果沿用之前的 NFT 数藏电商模式来做 RWA,美其名曰二级市场和拉盘炒作,那就让人不敢苟同了。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