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科技快讯】11 月 21 日消息,中国工程院公布 2025 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商飞工程总师、C909 系列总设计师陈勇当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作为 C909 总设计师,陈勇以近 40 年的坚守与创新,将中国喷气支线客机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今年接受 PConline 独家专访时,陈勇总师曾聊起国内飞机产业艰难起步历程,从中我们得以看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的梦想和执着。
作为我国民机事业的核心推动者,陈勇的职业生涯始终与国产客机的破冰之路紧密相连。1988 年毕业后,他从基层设计员起步,逐步成长为扛起国家级工程重任的技术领军者。2004 年,陈勇临危受命担任 C909 (此前名称为“ARJ21”)总设计师,面对国际适航标准的严苛要求与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开启长达十年攻关,创新性采用 “主制造商 - 供应商” 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牢牢掌控核心技术,成功攻克失速警告系统、结冰防护等多项关键难题。“当时国家需要我,那我就义不容辞冲上去了”,这句来自专访的表述,正是他直面挑战的真实写照。

在 C909 研制过程中,陈勇构建了针对喷气客机产品复杂性、市场竞争性、安全严苛性的 “三位一体” 技术体系。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带领团队构想数十种 “至暗时刻” 场景,完成 8000 余次高风险试飞,使飞机关键系统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这款曾被亲切称为 “阿娇” 的客机已正式启用商业名称 C909,累计交付 162 架,运营航线超 700 条,通航全球 158 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超 2000 万人次,成功打破欧美在支线客机市场的长期垄断。

“航空工业是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会影响全局”,陈勇在 PConline 专访中强调的系统思维,贯穿于他的技术攻关全过程。团队不仅突破国外开发平台绑定限制,建立深耕国内的智能制造体系,使开发效率提升 40% 以上;还通过气动设计与材料创新,实现 C909 油耗较同类产品降低 8%,氮氧化物排放符合国际先进标准,为国产客机赢得国际竞争力。

此次当选院士,既是对其技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民机事业发展的肯定。对于中国航空业的未来,陈勇充满信心。他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巨大的需求将为航空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他提出三大发展方向:新构型设计、新能源应用和超声速技术,强调"未来的竞争是技术路线的竞争,我们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主动权。"
作为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陈勇始终关注人才培养。他在专访中寄语青年学子 “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这份坚守与远见,正引领中国航空业向新一代航空器变革前沿迈进。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