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一旦患有胶质瘤疾病,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身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会让我们变得消极。那么为了将这些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我们需要着重了解胶质瘤的症状。那关于胶质瘤的后期症状具体有哪些呢?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最致命的颅内肿瘤。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完全神经外科切除是不可能的,残留肿瘤的存在导致复发和恶性进展。一般来说,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瘤(I、II和III级)会发展为高级别胶质瘤(IV级,也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尽管目前的治疗标准有所提高,但神经胶质瘤患者的存活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保持不变,尤其是侵袭性神经胶质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2到18个月)。最近的高通量技术使人们能够广泛地描述基因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遗传变异、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综合数据分析(如癌症基因组图谱直观)揭示了低级别或高级别胶质瘤的突变情况,但在恶性进展过程中的分子变化很少得到解决。精确医学在癌症中提出,肿瘤的基因组特征可以为个性化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2012年启动的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项目是一项全面、协调的工作,旨在通过应用高通量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加速我们对胶质瘤的分子基础,尤其是对次生胶质母细胞瘤的理解。该项目旨在对推动胶质瘤进展的主要基因组变化进行分类和发现,并描述一个中国胶质瘤大队列的详细基因组特征。利用cgga数据库,我们开发了几种方法来对患者进行分层和明确诊断准确性。尤其是,我们研究了一组来自CGGA的485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发现26.7%的sGBMS中存在ptprz1-met(ZM,一种致癌融合基因)融合。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单靶点Met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治疗ZM阳性患者。这一案例说明了ZM融合的驱动作用,为神经胶质瘤的精确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了共享这一宝贵的资源,CGGA门户网站被建立为一个开放的访问平台,用于交互式探索多维胶质瘤基因组学数据集。目前提供了DNA甲基化微阵列(149个样本)、信使RNA(MRNA)微阵列(305个)和测序(375个)、微RNA微阵列(198个)数据以及匹配的临床数据。该数据库显著降低了复杂基因组数据和胶质瘤研究人员之间的障碍,他们希望快速、直观和高质量地访问数据资源,并使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些无法测量的数据源转化为生物学见解和临床应用。重要的是,事实证明,免费提供数据将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地向研究界提供数据。我们相信CGGA将为癌症生物学家、临床医生,当然还有患者本身提供一个实用的数据库。
本文转载于:https://www.sohu.com/a/688204038_120505831 如有侵犯,请联系dddazheyh@163.com删除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