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但是,睡觉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却有很多人无法好好享受。
夜晚的辗转反侧,白天的没精打采……失眠不仅仅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更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要想战胜失眠,首先要知道失眠的原因,并找到导致失眠的病因病机。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不同人的表现各不相同,病因病机也常复杂多变,今天说的这种失眠很有意思——就是一种被“吓”出来的失眠。
这一类患者,胆子特别小,容易惊恐、不安,心中多疑。比如自己在卧室里,看见窗外有月光照进来,就会心头一惊。再比如说,刚一闭眼,房间外有什么动静,他也会心头一惊,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幻觉、幻听。总之,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胆小、惊恐、不安。
临床所见,有这类表现的失眠者,多半是心胆气虚所导致的失眠。
心胆气虚是怎样导致失眠的?俗话说“要胆大心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胆子小的人,总是很容易会受惊,别人大声叫一下,很可能也会被吓的哆嗦。
其实,这主要与胆的生理功能有关。
人体就是一个有秩序地运转的系统,而体内的五脏六腑就是系统中的各个“零件”,各“零件”各司其职,这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行。
在五脏六腑中,胆主决断,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在个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作用。
同时,胆的这一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反应,以维持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胆气豪壮的人,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胆气虚怯的人则常常表现为受到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出现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异常病变。
另一方面,心主神志,也决定人体的思维意识活动。在五行中,心属火,胆属木,木生火,所以心胆为子母关系,可相互为病。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讲:“胆虚不得睡者,是五脏虚邪之气,干淫于心,心有忧患,伏气在胆,所以睡卧不安,心多惊悸,精神怯弱。”说明心胆气虚失眠与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惊吓等不良情绪最易伤心胆之气,使心虚胆怯,神魂不安,从而引起失眠。如《医学正传》记载:“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则心君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
简单来说,活人不同于尸体,活人的“活”在于多了一个神。假设我们的身体就是城堡里的“军队”,军队要想“打胜仗”,那么就得有一个首领,我们的心神就是这个首领,而胆则是“军师”,心胆气虚了,首领和军师都慌了神,就很容易被外来的“敌人”打败,丢失了城堡。
临床所见,这一类人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苔薄白、脉弦细、易于惊醒、舌淡红、易醒多梦、心慌、胆怯、遇事善惊、气短自汗。
药物+心理疏导,治心胆气虚失眠!中医和西医均认为心理的干预对失眠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药物耐受、成瘾、滥用的风险。
因此,心胆气虚所致失眠,应重视心理调节,克服恐惧和心慌等心理,让精神情志尽可能保持平和状态。
另外,《太平圣惠方》曰:“心虚则多惊,胆虚则多恐,此皆气血不实,脏腑虚伤。”心胆出现问题会导致多惊多恐,而深受惊吓也会损伤心胆之气,两者互为因果。
所以,除了重视心理调节外,也要通过药物恢复心胆的功能,否则,病根不除,失眠仍会反复。
对于心胆气虚失眠,临床常以安神定志法治疗,常选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化裁。
安神定志丸出自《医学心悟》:“有惊恐不安卧者,其人梦中惊跳怵惕是也,安神定志丸主之”,原方为丸剂,辰砂为衣。目前用于失眠治疗一般为汤剂,并在安神定志丸的基础上加入酸枣仁汤和牡蛎。
酸枣仁汤则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两方合用化裁,用于心胆气虚、虚热内扰失眠。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两方中的药材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失眠、烦躁和心悸等症状,改善气血供应,调和五脏功能,帮助患者控制情绪稳定。
长期心胆气虚,当心抑郁!《医述》也讲:“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充足,周围环境中的病邪就难以侵袭人体。如果长期心胆气虚,往往会诱发其他的疾病或导致原来的疾病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比如失眠的患者,以虚证为多,且病程较长,难以速愈。但是,虽然病程较长,只要养好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失眠一般都可治愈,且长期预后较好。如果因失治误治或者早期不重视,忧思久郁,进一步损伤心脾,虚久则气滞痰生,加之心胆气虚,痰浊上逆,蒙蔽心窍,神志迷蒙,不能自主而转为抑郁。
此外,如果痰浊内阻,因肝郁化火,或心火内炽,结为痰火,痰火扰心,心窍被蒙,神志逆乱,就会发为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证。
此前60岁的失眠患者张女士,就因长期失眠而痛苦不堪。据张女士所述,曾在冷库工作10多年,1年前因家人去世,胆小易惊,后曾受惊吓,从那时起开始出现入睡困难,幻觉,白天看到坟地,不敢照镜子;怕黑,不敢独自在家,怕冷、手脚冰凉,全身肌肉颤抖,抑郁、焦虑、易激惹、乏力、头晕、心慌、腰腿痛、手腕痛、食欲差等表现。来诊时其舌象为舌淡红,苔白腻滑。
中医辨证为阳虚寒湿,气滞血瘀。给予附子理中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服药7天后二诊,睡眠好转,腿以及右手发凉的情况减轻,胆小易惊、惊吓后心慌、幻觉有所改善,易激惹减轻,舌红苔白腻。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加减。后经三诊、四诊,持续调理三个多月后,患者睡眠恢复正常,幻觉消失,怕冷大减,身痛、胆小消失,舌淡红苔白。随访一年,睡眠好,幻觉未发。
在这一案例中,患者冷库工作,长期受凉,导致阳气不足,加上受惊吓后,恐伤肾,阴阳不调,阳不入阴,从而导致失眠、幻觉、胆小。阳虚寒湿,寒凝气滞血瘀,故而表现为身痛、怕冷、抑郁,因此选附子理中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温阳散寒,活血行气化湿。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