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区块链数据可用性 (DA) 的重要性及其与价格歧视在区块链市场中的相互作用,尤其关注 Layer 2 和 Solana 如何运用价格歧视策略。我们将深入分析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并探讨如何利用它来实现高吞吐量和高收益。
数据可用性(DA)对于区块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当前牛市的一个关键推测因素。然而,我认为 DA 的成本不可能低至 Layer 2 费用的 50%。这是因为从经济结构来看,排序的价值积累始终远大于 DA。
区块链的核心业务是出售区块空间。由于区块空间在不同链之间难以互换,因此它们几乎形成了垄断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垄断都能带来超额利润。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进行价格歧视。
无法进行价格歧视的垄断,其利润与普通商品几乎没有区别。想想航空公司如何区分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务旅客和精打细算的普通旅客,或者同一款 SUV 如何在不同品牌下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这就是价格歧视的体现。
优先费用是区块链中一种非常有效的价格歧视机制。最高优先级的交易支付的费用远远高于平均费用。
Layer 2 和 Solana 通过利用排序器的优先级进行价格歧视,实现了高吞吐量和高收益。边际交易的费用非常低,从而支持高 TPS,而对价格不敏感的交易则贡献了大部分网络收入。下图展示了 Base L2 随机抽取的五个区块的交易分布,呈现明显的帕累托分布,使得价格歧视非常有效:前 10% 的交易贡献了 30% 的收入,而后 10% 的交易贡献不足 1%。
然而,问题在于,虽然排序器可以从中获利,但 DA 层却无法参与,因为它缺乏价格歧视的能力。无论是高价值套利交易还是低价值交易,在以太坊 DA 上支付的费用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在同一个批次中结算。由于边际交易的价值非常低,只有当平均交易能以接近零成本上链时,才能实现高 TPS。但在 DA 层,几乎每笔交易的费用都是相同的。DA 层要么有高吞吐量,要么有高收入,两者难以兼得。
这使得 Rollup 几乎无法在不影响以太坊网络收入的情况下进行扩展。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存在缺陷,因为它放弃了网络中更有价值的部分(排序),错误地认为可以通过低价值的部分(DA)来弥补。
我最初对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持乐观态度,因为我相信理性参与者会认识到价格歧视的经济学意义,并能与 L1 的扩展并行发展。高价值且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会选择 L1,因为它具有持久性、安全性及最终性,而 L2 则专注于那些因 L1 费用过高而被排除的低价值用户。因此,以太坊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排序器收益。
然而,以太坊的领导层反复强调 L1 作为应用层不再重要,并且不会扩展。这导致用户和开发者做出了理性的回应,L1 应用生态系统逐渐衰退,以太坊网络收入也在减少。
如果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在于作为一种货币资产,那么这或许是可行的,通过让更多人持有 ETH,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持久性的货币形式。补贴 L2 而不向基础层积累价值,可能会促进这一点。
但如果认为 ETH 的长期价值在于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协议中的网络权益(我认为这比 ETH 作为货币更有可能),那么就需要实现价值积累。显然,我们由于错误的经济假设而犯了错误。
(此处应插入图表,展示 Base L2 交易分布的帕累托分布)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