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密钥加密(或对称加密)是一种加密方案,其中相同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消息。这种加密信息的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被广泛用于政府和军事之间的秘密通信。如今,对称密钥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系统中,以增强数据安全性。
对称加密方案依赖于在两个或多个用户之间共享的单一密钥。使用相同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所谓的明文(代表被编码的消息或数据片段)。加密过程包括将明文(输入)通过称为密码的加密算法运行,从而生成密文(输出)。
如果加密方案足够强大,唯一能够读取或访问密文中信息的方法是使用相应的密钥进行解密。解密过程基本上是将密文转换回明文。
对称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基于随机猜测相应密钥的难度。例如,使用普通计算机硬件猜测128位密钥需要数十亿年。加密密钥越长,破解难度就越大。通常认为256位长度的密钥非常安全,并且理论上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的暴力破解攻击。
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对称加密方案基于块密码和流密码。块密码将数据分组成预定大小的块,每个块使用相应的密钥和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例如,128位明文被加密成128位密文)。另一方面,流密码不是按块加密明文数据,而是按1位增量进行加密(一次加密1位明文成1位密文)。
对称加密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加密数据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另一种是非对称加密,这是公钥加密的主要应用。对称和非对称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对称系统使用两个密钥,而不是对称方案使用的单一密钥。其中一个密钥可以公开共享(公钥),而另一个必须保密(私钥)。
使用两个密钥而不是一个密钥也产生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之间的多种功能差异。非对称算法比对称算法更复杂且速度更慢。由于非对称加密中使用的公钥和私钥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学相关的,因此为了提供与较短的对称密钥类似的安全级别,密钥本身也必须更长。
对称加密算法在许多现代计算机系统中被用来增强数据安全性和用户隐私。广泛用于安全消息应用和云存储的高级加密标准(AES)是对称密码的一个突出例子。
除了软件实现外,AES还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硬件中实现。基于硬件的对称加密方案通常使用AES 256,这是高级加密标准的一个特定变体,具有256位的密钥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区块链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使用加密。相反,它使用一种称为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的特定数字签名算法来生成数字签名,而不使用加密。
一个常见的混淆点是ECDSA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ECC),后者可以用于多种任务,包括加密、数字签名和伪随机生成器。然而,ECDSA本身根本不能用于加密。
对称算法在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级别的同时,还允许快速加密和解密消息。对称系统的相对简单性也是一个物流优势,因为它们比非对称系统需要更少的计算能力。此外,通过增加密钥长度可以简单地提高对称加密的安全性。对于对称密钥长度增加的每一位,通过暴力攻击破解加密的难度都会呈指数级增加。
虽然对称加密提供了广泛的好处,但也有一个主要的缺点:传输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的密钥的固有问题。当这些密钥通过不安全的连接共享时,它们容易被恶意第三方拦截。如果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得了特定的对称密钥,使用该密钥加密的任何数据的安全性都会受到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网络协议使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的组合来建立安全连接。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传输层安全性(TLS)加密协议,用于保护现代互联网的大部分内容。
还应该注意的是,所有类型的计算机加密都可能由于实施不当而存在漏洞。虽然足够长的密钥可以使暴力攻击在数学上变得不可能,但程序员在实施过程中犯的错误往往会造成弱点,为网络攻击打开了大门。
由于其相对速度、简单性和安全性,对称加密广泛应用于从保护互联网流量到保护云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的各种应用中。尽管它经常与非对称加密结合使用,以解决安全传输密钥的问题,但对称加密方案仍然是现代计算机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