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折网 - 网友优惠券分享网站,有688999个用户

京东优惠券 小米有品优惠券

当前位置 : 首页>电脑数码>AI硬件迎来大爆发,下一个“iPhone时刻”在哪?

AI硬件迎来大爆发,下一个“iPhone时刻”在哪?

类别:电脑数码 发布时间:2025-05-25 11:35

2025年5月22日,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GAIE)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场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汇聚了华为、TCL、商汤、优必选、众擎机器人等科技巨头,更集中展示了300余家企业的1000余款AI终端产品。

透过展会,一个清晰趋势浮出水面:AI硬件正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景,底层技术突破则为其提供了“硬核”支撑。从芯片算力跃升到端侧大模型落地,从智能眼镜普及到具身机器人自主学习,这场展会揭示了AI产业从技术探索到生态成熟的关键转折。

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终端?

AI能力的落地,最终需通过硬件载体触达用户。

如果说从底层的算力到上层的大模型技术生态,都难以让普通消费者觉得AI和我有关,那AI终端的发展,正让AI概念逐渐清晰并切实落地。

简单来说,我们所熟知的智能终端正在经历从“工具”到“智能体”的跃迁。

传统的智能终端,如典型的手机、电脑等,是以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为核心,它们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多任务处理上例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导航定位等等,主要通过CPU或者GPU去实现。

这些功能其实都是被动式的,大多数时候,我们还需要在App的应用商店里去下载对应的功能,而与上一代智能终端相比,人工智能终端已经实现了新一轮进化。

从“智能”到“人工智能”两字之差,智能化不再是附加在终端设备上的单独工具,而是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嵌入到终端设备里的基础架构和底层开发逻辑。AI成为终端的基础和核心——这是“智能体”。

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认为,定义人工智能终端有4个方面的理解,分别是主动感知理解,多模态自然交互、智能化服务以及面向个人知识库和个人大模型的自主学习进化能力。

从先导产品,如AI手机、AI PC或者AI眼镜等AI穿戴设备这种通用型的终端产品,到车载终端、家电家居这类专用型终端,对于人工智能终端的定义,正在随着跨场景的突破、产品形态的进化,不断拓展和丰富。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作为新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通信院预计,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的渗透率将持续,到2027年,50%的手机、80%的电脑、60%的平板电脑、30%的电视都将成为AI终端。

实用化、场景化、轻量化

手机可以与人实时交互、解答问题,眼镜可以拍照和解读视野内容、耳机可以同声传译、扫地机器人生出机械臂用来收拾杂物,还能看管宠物……

一个现实是,如今的智能终端,但凡没点AI卖点,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而其中,消费电子终端凭借端侧入口优势已然站在智能化转型的最前沿,成为AI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

如果说上一届展会的AI硬件更多落在工业级产品,那随着整个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从大模型转向终端,消费级AI硬件的存在感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同时这些硬件的AI能力也开始从“概念”真正落向“场景”。

实用化、场景化、轻量化,成为共同关键词。

在新品发布上,就有两家AI眼镜带来新产品。

在所有穿戴设备中,AI眼镜一度是最受关注的品类。除了苹果、谷歌、三星等科技巨头,国内的小米、华为、魅族等头部厂商也均有布局,前有豺狼,后有虎豹,落到传统眼镜厂商身上的压力绝对不小。

早前,市场上大部分眼镜所谓的AI化大多只是接入个开源模型或基础模型,产品功能与场景同质化严重,无法体现AI眼镜的核心竞争力。

而雷鸟,是国内首个与阿里云合作,独家定制首个针对眼镜形态产品的大模型的厂商。

最新发布的雷鸟X3 Pro,AI+AR融合再升级。作为全球最小的可量产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之一,X3 Pro搭载了雷鸟自主研发的萤火光引擎,除了体积更小,AR光学设计,如亮度、彩虹纹等功能优化,还首次推出AI Agent应用商店,带来海量AI智能体。

新选手莫界科技则将重点放在轻量上,<50g的极致轻量成为核心卖点。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莫界智能眼镜还与百度地图达成合作,以全场景沉浸式导航、语音+视觉多模态交互两大核心,开启眼镜导航革新。

根据wellsenn XR,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152万台,同比增长533%,2026年销量有望达1000万台。AI眼镜已在迅速普及。

“人工智能终端但凡量产不了,都没用,这是前提。”小马智运董事长方先洋这句话,如今已经可以适用绝大多数AI硬件产品。他直言:当技术突破进入平台期,量产能力是技术价值的兑现生死线。

展会现场,小马智运发布了全球首款融合北斗高精定位与生成式AI的智能行泊仪。除了车道级导航、汽车哨兵、地库智慧寻车等C端升级体验之外,“生成式AI的赋能也让数据产品化边际成为0。”

深创投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张志凯认为,AI作为新的技术能力,原则上具备部署条件的硬件产品都可以搭载AI功能,但在实际市场中,硬件产品的定义才是重中之重。AI硬件核心竞争维度是硬件产业和品类的竞争,到了具体产品形态,要看AI在产品上价值的比例,以及AI的价值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展会现场,“按照惯例”本应集聚在几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展区和机器人握手的观众在这次展会上也开始分散,反而是能自主完成冰淇淋制作的机器人雪糕机、AI中医诊脉机器人等“机械臂”展区前围满了人。

AI终端产品如何快速打开市场,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感觉到“有用”无疑是关键。

芯片、算力、大模型仍为基底

AI硬件的规模化应用,离不开底层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正如深圳商汤总经理李廷波所言:“智能化AI 时代,由三个要素驱动、重塑行业:场景中的数据、由算法构成的模型、用以支撑整个系统运行的算力。”

以AI玩具为例,AI玩具的智能化升级,本质上是多模态大模型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能力释放。展会中,端侧大模型轻量化部署成为核心突破方向。

融合语音、语言、视觉等多模态输入,判断用户当下的情绪状态,并生成合适的回应策略,已经成为AI玩具的基本能力。

其中,计算机视觉一直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本次展会展示了视觉技术在硬件设备中的深度应用。

视觉技术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图像识别的准确性上,更在于其从感知到认知的跨越。例如,一些AI玩具通过先进的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并理解物体的语义信息。这些玩具不仅能够识别常见的物品,还能通过视觉交互引导儿童进行学习和探索。

而作为CV领域的老玩家,商汤早在前两年就开始把业务重心转向生成式AI。李廷波表示,很少会有企业在底下的模型和算力层大力投入,因为这是非常需要人才和资金的。而商汤在过去十年构建了核心的要素能力,便是算力、算法和数据。

如今,商汤对标OpenAI o1的大模型——日日新 V6的数据分析能力已大幅领先GPT-4o,其多模态大模型已与诸多具身智能、终端设备等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2025年是AI技术探索商业闭环的关键之年,也是AI终端产品快速打开市场的关键之年。“感知-理解-决策”的闭环能力正在重构终端设备的智能化边界。

这不仅是硬件的革新,更是人类与机器协同进化的新起点。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