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太坊上的一个众筹项目 DAO 遭遇黑客攻击,损失了当时价值约 5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这起事件引发了以太坊社区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激烈讨论,核心争议点在于是否要进行“回滚”来挽回被盗的资产。但区块链不同于传统数据库,执行“回滚”需要进行硬分叉,这意味着如果有人坚持在原有的链上交易,分叉后就会出现两条并行的链。
这场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理念上的冲突。反对分叉的人认为,硬分叉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原则,即不应该有人能够随意修改区块链本身。
最终,以太坊社区的大部分人选择了硬分叉,创建了新的链,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 ETH。而那些反对硬分叉的人则选择留在原有的链上,这条链被称为 ETC,即以太坊经典。
以太坊经典的功能与以太坊 (ETH) 非常相似,它们都使用以太坊程序进行挖矿,都是一个公共的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计算平台,并且都支持智能合约。
ETH 目前没有发行上限,属于持续增发模式。而 ETC 则采用了类似比特币的减产规则,总量不会超过 2.1 亿个。理论上,稀缺性会带来更高的价值,但由于 ETC 的应用和矿工数量远低于 ETH,因此目前的价格与 ETH 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加密货币的发行机制主要分为两种,我们可以通过对比 ETH 和 ETC 来理解它们:
POW (工作量证明): 加密货币的产生取决于电脑算力贡献的工作量。电脑性能越好,获得的加密货币就越多。大多数加密货币都采用 POW 模式进行发行。
POS (权益证明): 根据你持有加密货币的数量和时间来决定你可以获得多少股息。具体的方案会根据加密货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ETH 采用 POW 与 POS 的混合制度。除了通过挖矿获得加密货币外,持有一定数量的以太币一段时间后也可以获得利息。ETH 未来可能会转向 POS 制度,但这可能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情况。而 ETC 明确表示会坚持采用 POW 方式,以保证机制的公平性,不会让后来者完全失去参与的机会。
ETC 坚信,一旦区块链开始运行,它的发展方向就不应被任何中心团队所左右,而是应该由参与整个网络的人员的共识决定,从而打造一个真正不可逆的区块链。
随着以太坊正式告别挖矿时代,许多“失业”的矿工开始“转移阵地”,纷纷转向挖掘以太坊经典 (ETC)。
数据显示,在以太坊完成合并后,以太坊经典 (ETC) 的算力持续飙升,这意味着目前有大批矿工涌向 ETC。
以太坊经典 (ETC) 本身就是原始的以太坊区块链。它之所以被称为以太坊经典,是因为以太坊在 2016 年进行了硬分叉。原因是 TheDAO 项目遭受重大黑客攻击后,以太坊团队和社区开发者达成共识进行硬分叉,从而出现了“Ethereum Classic (ETC)”和“Ethereum (ETH)”。
可以通过参与ETC挖矿获得,也可以在相关交易平台进行购买,比如XX平台。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