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折网 - 网友优惠券分享网站,有688999个用户

京东优惠券 小米有品优惠券

当前位置 : 首页>电脑数码>FUJIKINA 2025北京站首日,Tim教你用GFX ETERNA 55

FUJIKINA 2025北京站首日,Tim教你用GFX ETERNA 55

类别:电脑数码 发布时间:2025-10-17 12:05

2025年10月,富士胶片年度摄影盛会FUJIKINA影像周再度启幕。本届活动以“光的交响曲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摄影师、影像创作者与爱好者。PConline作为受邀媒体,一同见证了富士胶片如何通过影像连接创作者社区,并用“体验”重新定义人与器材的关系。

有人说,摄影师的一生都在追光。FUJIKINA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再次唤起了人们对影像创作的热情,拍照这件事,依然能让人心动。

本届FUJIKINA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这个地点本身有着独特的视觉与文化气质,天生就适合讲述关于影像的故事。展馆秩序井然,却有种让人放松的亲切。没有喧嚣的布景,也没有过度的营销语,只是纯粹的光、影、人和相机。

展馆外,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与影像爱好者。大部分人带着相机到来,当然也有人手持手机,用最便捷的方式记录现场的每一个瞬间。人群中不乏职业创作者,也有普通观众,气氛热烈而克制。

序曲-结构·光与器装置艺术展

FUJIKINA 2025 北京站以“影像广场”为活动起点,现场主要展示了 FUJIFILM Xhalf 系列的影像作品与创新玩法。展区以开放式布局呈现,结合多样化互动体验Xhalf 的“2in1”的趣玩拍摄,全面展示了该系列的轻影像活力。

Xhalf作为富士胶片X系列的新成员,虽然发布时颇具争议,但我觉得Xhalf 是一款兼具创新与复古精神的数码相机。它以“半格”理念为核心,采用竖构图取向设计,鼓励用户以更叙事化的方式记录日常。机身轻巧便携,支持多种富士胶片模拟模式,并引入“卷片拍摄”与延迟显影的设计,重现胶片时代的拍摄仪式感。

Xhalf并非以参数取胜,强调的是拍摄过程中的参与感与影像表达的自由度,体现了富士胶片在数码时代对影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探索。

第一乐章-富士胶片产品博览,GFX/X Park产品体验

跟着指引往前走,来到了富士胶片历史博览区,这里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富士胶片自创立以来在影像技术、相机工艺及文化传播领域的历程。从最早的1934 年第一卷胶片开始,到标志性的X系列 和 GFX无反系统,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忆。

展区布置简洁而富有节奏感,老式相机陈列在黑白高反差灯光下,与背后的历史照片形成呼应。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产品演进,也能在原件展示中直观感受技术革新的细微之处。这里展示的是品牌史,更是一段影像工业与大众审美共同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摄影从化学影像迈向数字时代的深刻变迁。

富士的 X 系列与 GFX 系列构成了本届 FUJIKINA 的重要展示阵容。作为品牌在数码影像领域的两大核心系统,它们共同勾勒出富士胶片影像技术的完整版图。

X 系列自诞生以来,始终以轻便机身与卓越画质著称。通过 APS-C 画幅传感器与高效能 X-Processor 影像引擎,在便携性与专业性能之间取得平衡。从经典的 X100 系列到主力旗舰 X-T、X-H 系列,富士不断以胶片模拟、色彩科学与操作质感吸引着无数摄影师与影像创作者。它代表着一种“随身影像”的精神,不拘形式,却始终讲究画面与表达。

而 GFX 系列 则是富士在中画幅领域的旗舰象征。凭借 43.8 × 32.9 mm 的大尺寸传感器,GFX 将影像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为商业摄影、艺术创作与影像制作提供更宽广的动态范围与层次表现。无论是人像、风光还是电影画面,GFX 系列以其独特的空间感和色彩宽容度,成为高端影像系统中的重要存在。从 X 到 GFX,富士胶片以不同形态诠释了“影像表达”的多样可能。

接着是拍摄体验区,人潮最密集的当属GFX ETERNA 55展台,它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围观。这是富士首款专为电影创作打造的中画幅电影机,也是本届FUJIKINA的绝对焦点。

GFX ETERNA 55搭载了一块宽 43.8 mm、高 32.9 mm 的大尺寸传感器,是目前同类型电影摄影机中最大的一块。对电影创作者来说,这意味着比全画幅和 Super 35 mm 更广阔的像场、更深的层次、更自由的画面呼吸感。这颗传感器支持多种拍摄格式:从 4:3 的 Open Gate “GF 格式”,到 “Premista”、“35 mm”、“变形宽银幕(35 mm)”和 “Super 35” 五种电影画幅,创作者可以根据项目风格与镜头特性自由切换。

当然,富士的灵魂依然是色彩。GFX ETERNA 55 内置了20 种“胶片模拟” 模式,那种熟悉的ETERNA色调依然在,在数字影像中还原经典电影胶片的色彩呼吸,那种略带克制的饱和、那一点点褪色的影调,非常耐看。同时,它还支持加载多种 LUT,让色彩管理在拍摄与后期之间保持统一,真正实现“拍即所得”的色彩逻辑。

在FUJIKINA的产品体验拍摄区,不同于一般展会单纯的陈列与展示,这里更像一个开放式的“创作现场”。布景被划分成多个主题空间,有自然光模拟的静物区,也有街景风格的人像拍摄棚。

摄影师和爱好者手中几乎人手一台相机,从轻便的X系列到专业的GFX中画幅系统,每一台设备都可以现场试拍、即时导出。富士的产品讲师与工程师分布在各个区域,他们不只是讲参数,更在分享如何让设备成为表达的一部分,如何控制色温让肤色更自然、怎样利用胶片模拟还原光线质感、怎样在视频模式下获得更“电影感”的呼吸。

我在现场看到,一位年轻摄影师在人像拍摄棚中,使用Xhalf拍下模特转身的瞬间;旁边,另一位摄影师正是Xhalf用户,两人随后交流讨论起构图与色调。那一刻,这里是一间巨大的共享工作室。

这种开放的拍摄体验,也让FUJIKINA的现场气氛格外热烈。人们不再只是“看机器”,而是真正地“体验摄影”。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了富士胶片的策展逻辑:让技术回到创作,让产品服务于表达。

第二乐章-景观综合人文类影展

本届 FUJIKINA 特别扩大了影展区域的空间占比,影展足足占了三大区域。第二乐章展区以纪实作品为主,其中还展出人与环境的跨界作品,成为 FUJIKINA 本届的一大文化看点。

观众可在立体的影像空间中感受影像叙事的力量与视觉的震撼。画面在光影交错间流动,时间与故事在无声中被重新凝视。

玛格南大师-马克·鲍尔(Mark Power)的代表作也悉数展出,从经典的黑白纪实到当代彩色影像,展览系统呈现了纪实摄影的精神脉络。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段历史切片,记录着个体与时代的共鸣。

马克·鲍尔(Mark Power)作品

马克·鲍尔(Mark Power)作品

马克·鲍尔(Mark Power)作品

马克·鲍尔(Mark Power)作品

第三乐章-艺术时尚肖像类影展,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此处的影展区,氛围更显静谧与专注。共有 1F 和B1 两层,集中展示了富士胶片对艺术时尚肖像类和中国艺术家作品的持续关注。

艺术时尚肖像影展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这一展区汇集了多位中国艺术家的新作。

展墙上悬挂的作品色调克制,却极具张力。模特与被摄者的关系、镜头与身体的距离,都成为创作中的主题。每一幅作品都像一段凝固的表演,既有视觉美感,也藏着情绪的回响。

他们的作品在题材上大胆地跨越了时尚与艺术的边界:运用 GFX 系列中画幅相机完成的大尺幅人像创作。影像的细节极其丰富,皮肤的质地、布料的光泽、空气的色温都被精准记录下来,既有现实感,也带着陌生。

在喧嚣的影像世界里,这个展区显得格外安静。当观众站在那些凝视的面孔前,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关于“当代中国影像”的呈现方式。

第四乐章-人文当代类影展

而在 “人文当代类影展”,则集中展示了当代摄影师的最新创作。作品题材多元,从人文到风光,从街头到时尚,展现了不同创作者在富士系统下的个性化表达。这里成为摄影师与观众互动的窗口,也让人看见影像文化在新世代语境中的延展与活力。

展出的作品以现实为起点,却不止于记录。摄影师们以个人视角回应当下社会的变化,从城市与乡村的对照,到日常生活的微光,他们用影像讲述着“人”的状态。

许多作品来自中国青年摄影师,他们的题材真实又具体:镜头下的故事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充满细节与温度。

有的摄影师采用纪实手法,以长期项目呈现个体命运的延续,观众在展厅中穿行,就像在一座由现实与思考组成的影像迷宫里行走。

这一展区通过“当代人文”的视角,让摄影重新贴近社会与个体的经验。富士胶片为此提供了影像输出支持,确保作品的质感和色彩还原接近创作者原始意图。那种中性但饱满的色调,让作品更有一种“被触摸的真实”。

有人在作品前驻足良久,也有人拿出相机拍下展墙上的光影反射,人文当代影展让 FUJIKINA的现场有了另一种温度。

Workshop&SEMINAE

本届FUJIKINA最后一站是Workshop&Seminar,讲座与分享区。富士胶片精心准备了 50+场影像交流。

第一天最值得期待的是Mark Power 的《万籁此俱寂》摄影作品分享会。Mark Power于1992至2017年在布莱顿大学任教,先后担任高级讲师和摄影教授。2002年成为马格南图片社提名成员,2007年转为正式成员。现与妻子乔及爱犬柯达定居英格兰南海岸的布莱顿。

Mark Power正在舞台上讲述他的拍摄故事,屏幕上闪过一张又一张能深度解读的作品——粗糙、真实,却极有力量。这些照片让人更接近地感受他者的生活、情感与呼吸。

他说:“如今人人都能拍照,水平高低各异,但比起拍得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打算用摄影去做什么。”

台下人潮汹涌,分享会的尾声是Q&A。

提问者:

我打算开展一期长期拍摄计划,但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总觉得主题太大、方向太多,有些不知所措。您是怎么开启一个长期项目的?

Mark Power:

我从不一开始就计划“做一个长期项目”。

它通常是从一张照片开始的——一张让我觉得奇怪、有潜力的照片。

如果那种感觉在我心里停留得够久,我就会回去再拍第二次、第三次。

有时候项目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我不喜欢“主题先行”的方式。太多摄影师在拍之前就试图定义意义,可事实上,意义往往是在拍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

重要的是去拍、去看,然后去理解自己为什么对某个地方或某种情绪感兴趣。

从试机到展览再到讲座,整场活动像是一个流动的空间。光在变,人也在流动,你能感觉到一群热爱影像的人在用相同的“语言”对话——对技术、对创作,也对生活。做媒体久了,我习惯去观察、去记录,尽量客观、完整、精准。可在这次FUJIKINA,我好像没法只是个记录的旁观者。光线、声音、人群,还有那些让人着迷的器材,一下子就把我卷进去了。

今年的 FUJIKINA 留下了许多新的关键词。其中最醒目的一项,是GFX ETERNA 55中画幅电影机的出现,让人看到富士胶片在影像领域的又一次扩展。让电影创作拥有了更宽阔的画面语言。

在活动的策划与呈现中,可以看出富士胶片对于摄影精神的延续与对创作者社群的重视。在当下影像高速发展的时代,FUJIKINA提供了一个重新回望的契机。它让人们意识到,摄影的价值在于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表达情感、保存记忆。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影像的边界,而真正赋予画面生命的,始终是你。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