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折网 - 网友优惠券分享网站,有688999个用户

京东优惠券 小米有品优惠券

当前位置 : 首页>电脑数码>体验三星 Galaxy Z Fold7:翻折进化,从优雅到强大

体验三星 Galaxy Z Fold7:翻折进化,从优雅到强大

类别:电脑数码 发布时间:2025-08-04 16:09

在翻折设计具象化为翻盖手机的岁月里,小巧的机身,精致的细节,还有“啪嗒”一声的开关手感,像是在为大众展示科技的未来:方寸之间,掌控大千世界。在产品功能泾渭分明的当时,这样的想法,看似并不遥不可及。

然后,智能系统来了,交互变得直接,屏幕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众享受到了“直给”的快感,却也愈发感觉到,翻折不知何时逐渐退出舞台,独剩大屏直板带来的千篇一律。

不知何时从谁开始,翻折的手感和体验被逐渐提起。当怀念从一缕话语变成一种氛围乃至潮流,产业链的同步便成了心照不宣的快乐。于是,大众看到了“折叠屏手机”这个新品类。

折叠屏幕手机,是翻折结构穿越时空的呼应吗?是,但又不全是。结构是传承了,甚至通过展开即双倍的显示空间,实现了顺应潮流的“方寸之间掌控大千世界”,但轻巧这一优点,却因为实打实的结构复杂度,像是被遗落在久远的记忆中。

鱼与熊掌的惋惜并不适合在本时代提起,大众更偏向认为成年人就应该全都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全都要”更是展现技术力的不二法门。于是三星 Z Fold7,它来了。

回归21:9,更符合用户习惯

对比翻折结构本身,三星Galaxy Z Fold7的外屏比例,更容易满足消费者“全都要”的野心。

有关注三星此前推出的折叠屏手机产品的朋友,应该会想起“遥控器”这个戏称。这个戏称的背后,其实是为了充分发挥翻折设计在大众心目中固有的轻巧印象,但由于当时技术所限,而进行的无奈之举。

因此,回到大众熟悉的21:9外屏比例的三星Galaxy Z Fold7,已经可以让大家感觉到技术发展的速度,的确打破了摩尔定律。然而,在观感之外,外屏比例回到21:9,还有着相当厚重的实用意义。

回顾当时的“遥控器”,它勉强保住了握持和携带的体面,却同时意味着软件要为特殊的屏幕比例和分辨率进行适配。除常见的头部应用开发商外,很少开发者会愿意为这独一无二的“遥控器”进行适配。

更残酷的事实是,名为折叠屏手机,但不少用户大部分的使用时间里,都是把它折叠起来,当作直板机使用。这意味着“遥控器”的屏幕比例和软件适配,的确会对用户体验造成明显影响。

过往的窘况,随着21:9屏幕比例的6.5英寸外屏到来,而烟消云散。更让人惊喜的是,外屏的宽度仅为72.8mm,甚至要比自家的Galaxy S25 Ultra还要窄。“一手用Ultra”这个需求,也许在 Galaxy Z Fold7身上,更有机会妥善落地。

巧就巧在,设计团队还真是想把这个想法落地。在解决了屏幕比例和宽度之后,设计团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整机重量,与友商的Ultra机型看齐,甚至形成优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三星设计团队下足了功夫,带了全新的超薄精工装甲铰链、更纤薄的屏幕结构以及轻盈材料。最终 Galaxy Z Fold7对比上代机型减薄了整整3.2mm,同时将裸机重量控制在215g,比三星Galaxy S25 Ultra还要轻3g。

展开215克,新结构刷新体验

一系列破格的行动,使得用户一手握持折叠态的Galaxy Z Fold7进行操作使用,体验是有着名下的改变。215g的裸机重量,还能让用户畅想,当机器屏幕展开到8英寸的“满血状态”时,手感会是有多轻盈。

不过,这也会引申出一系列的问题。幸好,设计团队早就做好准备,甚至是实现了针对性的突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自然是铰链的结构和强度。柔性屏虽然可以展现科技之美,但如何在长时间使用中仍然保持平整美观,称得上是折叠屏手机的“安身立命之本”。为了实现机身厚度和重量的突破,设计团队自然也会对铰链进行结构突破。

一般的折叠屏手机,都会采用一体式屏幕支撑方案,将中间部分的支撑件对半拆分为左右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是保证了稳定性,却使机身厚度和重量无法下降。为了破除这一设计惯性,设计团队带来了全新的分体支撑方案。

分体支撑方案是将中间部分的屏幕支撑件独立,以有效缩短了两侧支撑件的长度,连带缩小了支撑臂折叠时划过的空间,让机身变薄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这个设计使得手机内屏以更大的 R 角折叠,可以延长手机内屏的使用寿命,同时减缓手机内屏折叠处的老化速度,延长内屏出现折痕所需的时间。

毫无疑问,创新的铰链方案,不仅凭借设计使得机身变得轻薄,带来惊讶感的同时增强了用户对它的喜爱,还将物理结构应有的机械感优势放大,这具体表现在相当扎实的多角度悬停体验。

在解决铰链问题的同时,设计团队还对产品展开时握持手感变化进行了考量。不同于很多厂商所追求的圆润线条,Galaxy Z Fold7 边框采用了相对硬朗的线条设计。简单一个改变,不仅使得Galaxy Z Fold7 拥有了截然不同的观感,而且从手感和包裹性上更好地强调了一体化带来的轻巧和刚性。

8英寸屏幕,展现各应用新貌

当用户可以掌控类似正方形的8英寸屏幕时,紧接而来的需求,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块大屏”。能够直接体现出利用率的,无疑是匹配大屏使用的App数量。作为头部品牌,三星在这块自然没少得到应用厂商的支持。

随手打开微博、bilibili等常用软件,用户不仅可以从页面布局逻辑中感受到重新适配的气息,而且在实操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些重新适配,的确是充分利用了尺寸上的优势。为了进一步发挥8英寸屏幕显示的优势,这一次的Samsung One UI 8也带来了诸多升级。

例如,为了提升应用分屏的效率,Samsung One UI允许用户将一个应用滑动到屏幕边缘,使其部分可见,并方便地在两个应用之间切换显示。喜欢拖拽操作的朋友,现在可以自定义侧边栏的高度、大小、宽度等元素,使得侧边栏融入整体视觉的考量中。

不得不提的是,Samsung One UI 8的操作体验,实在跟手了不少,让人有脱胎换骨轻盈不少的感觉。这一方面是设计团队对系统底层乃至功能层面的优化,另一部分是三星屏幕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调优发挥。从硬件到软件,这一次设计团队都在尽力传递着轻盈却强大的感觉。

说到强大,就不得不提Galaxy Z Fold7的摄影配置。对比与Galaxy S25 Ultra规格相同的2亿像素HP9传感器,更让人惊讶的,是Galaxy Z Fold7回归到“挖孔”前置摄像头的配置。牺牲全面屏的美观,换回真切可用的前置摄像体验,从中也可以看出设计团队对实际体验的看重。

上一波思潮,新时代发挥价值

翻折,是情意结,更是恰逢时代需求,有效拓展使用效率的形态。然而,大众的需求操作逻辑,早与上一波翻折盛行的时刻,有了根本上的区别。虽然未至于推倒重来,但折叠屏手机与当年的翻盖手机,是一脉相承之上的花开两朵。

要实现“各表一枝”的优势,不仅意味着设计团队所需耗费的心思和沟通并不少,更重要的是在现如今的技术边界上试探,决定究竟是勉力突破,还是有所取舍。所以,三星Galaxy Z Fold7虽然实现了215g机身重量带来的截然不同体验,但还是会有一些意难平,例如仅为4400mAh的电池容量,例如25W的快充速度。

然而,相信大众都会认为这些意难平是瑕不掩瑜,因为三星Galaxy Z Fold7真正让折叠和展开时的表现,都达到了预设的“Ultra”效果。当“翻折”这个动作,并不只是仪式感,那就意味它重新成为了引领潮流的手段。这对于当年的“翻盖狂魔”三星来说,是传统优势的发挥,更是持续洞察的展现。

丁丁打折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ICP证: 湘ICP备20009233号-2

Powered by 丁丁打折网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或夸大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丁丁网 dddazhe@hotmail.com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